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章 这个叫陈捷的学生……有点意思(1)

三天后,两份详尽报告摆在了陈捷的桌上。

李响的报告,系统梳理了“法治精神与国家治理”的理论脉络,并且用红笔标出,罗文博院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顶着巨大压力,发表过一篇名为论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的论文。

这篇论文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却是他整个学术生涯中,自己最看重、也最引以为傲的篇章。

而嘉宾联告组的报告更是五花八门。

他们甚至通过校友录,找到了罗老当年的同班同学,一位已经退休的京城老干部,了解到罗老晚年最大的爱好,是下围棋和听京剧,并且对自己当年在燕园求学的时光,怀有极深感情。

看着这些信息,陈捷嘴角露出微笑。

所有拼图都已凑齐。

他没有像王晨预料那样,冒冒失失地直接去联系罗老秘书,碰一鼻子灰,而是拿着这两份报告,再次敲响了辅导员张玮的办公室门。

“张老师,向您汇报一下我们论坛筹备的最新进展。”陈捷姿态依旧谦恭。

张玮看着这个几天不见,气质似乎又沉稳了几分的学生,笑着指了指椅子:

“说吧,又遇到什么难题了?”

“不是难题,是机遇,也是一个需要您,甚至需要学院层面支持的请求。”陈捷开门见山,将自己的构想和盘托出。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邀请罗文博院士,作为我们主论坛主讲嘉宾。”

当陈捷说出这个名字时,张玮也是眉头一挑:

“陈捷,你的魄力我很欣赏,但这件事的难度”

“张老师,请您先看完这份材料。”陈捷将李响和嘉宾组报告递了过去,并用笔点出了关键部分。

“罗老虽然地位尊崇,但他首先是一位学者,一位对学术怀有赤子之心的学者,我们论坛的核心议题,恰好与他当年最引以为傲、也最富争议的学术观点高度契合。”

“这不是一次普通商业活动邀请,而是一次跨越半个世纪的学术精神传承与对话。”

“罗老是我们的老学长,对燕园怀有深厚感情,由母校后辈,以探讨他最珍视的学术思想为名义发出邀请,这本身就打出了一张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感情牌。”

“最关键的是,”

陈捷语气变得郑重:

“这个邀请,不能由我们学生会发出,规格不够,也不能由学院的普通老师发出,分量不够,必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