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2章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2)

明决策和团队的集体努力。”

陈捷说完,再次躬身坐下。

整个会议室,一片寂静。

五位考官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欣赏。

这哪里是一个二十二岁大学生的回答?

这分明是一个在官场中浸淫多年、深谙为官之道的老干部,才能总结出的心得体会!

他回答的,已经不是一个方法,而是一套完整的,闪耀着东方政治智慧的“官场生存哲学”!

“好”居中的老者缓缓吐出一个字。

他看着陈捷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真正的欣赏,甚至是惊喜。

老者没有再问任何问题,只是拿起桌上的那份推荐表,看了一眼,然后抬起头,用一种近乎闲聊的语气问道:

“陈捷同志,我看你的材料,是农家子弟,一路从高考状元,读到燕大法学院,很不容易啊。”

“是,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陈捷答道。

“那你为什么,放着那么多能赚钱、能出名的路不走,非要选择我们这条最辛苦、最寂寞的路呢?跟我说句实话。”老者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问。

它考验的,是初心。

陈捷站起身,目光清澈而真诚。

他没有说任何豪言壮语,只是用一种平静语气,讲述一个故事:

“报告老领导,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们村里要修一条通往镇上的水泥路,但是因为资金问题,迟迟动不了工。”

“后来,从我们村走出去的一位在县里当干部的叔叔,他利用休假回家的机会,跑前跑后,一边向县里争取项目资金,一边发动村里的乡亲们投工投劳。”

“路修好的那天,全村人敲锣打鼓,像过年一样,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位叔叔站在新修好的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笑得特别开心,那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发自内心的满足和自豪。”

“从那一刻起,我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我觉得,人这一辈子,能为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为这些朴实的乡亲们,实实在在地做一点事,留下一点东西,那种幸福感和价值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我努力读书,考上燕大,学习法律,就是希望有一天,我能像那位叔叔一样,有能力,去为更多的人,修更宽、更长的路。”

“这条路,或许是真正的水泥路,或许是通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