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5章 要治标治本(2)

绪缓和下来,陈捷继续说道:

“镇长刚才提出的轮流用水,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公平,但就像大家说的,一天隔一天,确实耽误农时,而且水在土渠里流,渗漏、蒸发,浪费也大。”

“所以,这个办法,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他先是肯定了镇长的动机,然后又客观地指出了方案的不足,既给了镇长台阶下,又说出了村民的心声。

李建连连点头,一脸“英雄所见略同”的表情。

“所以,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分两步走,一步是救急,一步是治本。”陈捷的声音不疾不徐,条理清晰。

“怎么个救急法?”有人忍不住问道。

“救急的办法,就是不能只靠水渠里这点水,得想办法开源。”陈捷指向不远处,“我记得,咱们西山水库是有个总闸的,而且镇上的农机站,应该有大功率柴油抽水机吧?”

“有是有,但那玩意儿又耗油,又要花钱租,谁出这个钱?”张家湾村长张贵立刻反驳道。

“钱,当然不能让一家出。”陈捷笑了笑,看向李建,“李镇长,您看这样行不行。由镇政府出面,去农机站租两台大功率抽水机,架在水库总闸,直接往水渠里泵水。这样一来,水量不就大了吗?下游的张家湾,也就不愁没水用了。”

“至于租金和油钱,”陈捷看向两村的村民,“我建议,由两个村子,按照各自的耕地亩数,按比例分摊,人多地多的多出点,人少地少的少出点。这样一来,大家都有水用,也都出了力,心里是不是就平衡了?”

这个提议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村民们都在心里盘算着。

租水泵的钱,摊到每家每户,其实并不多。

比起麦子绝收的损失,简直是九牛一毛。

而且,按亩分摊,也确实公平合理。

最重要的是,这个办法,不是让一方得利,一方吃亏,而是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把蛋糕做大,然后一起分。

“这个办法好像行得通。”有人小声嘀咕。

“嗯,花点小钱,能有水用,总比打架强。”

李建的眼睛也亮了。

这个办法既解决了水源问题,又通过共同出钱的方式,将两个对立的村子,暂时捆绑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那治本呢?”陈联追问道。

陈捷微微一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