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吸引真正的凤凰来栖息。”
“这个凤凰,可以是一家国内领先的民营装备制造企业,也可以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甚至,可以是浑南开发区里那些高科技企业。”
“可以由政府牵头,设立一个产业引导基金,以奉一机的土地、厂房、品牌入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成立一家全新的、混合所有制的智能制造公司。”
“新公司,可以用战略投资者的资金,购买最先进的设备,可以用浑南开发区的技术,来改造生产线。”
“而奉一机那些老工人们,则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订单式的职业培训,转型为新公司的产业工人。”
陈捷语速越来越快:
“这样一来,土地盘活了,工人安置了,品牌延续了,一个全新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企业,就在昔日废墟上,浴火重生了!”
“而浑南开发区,也不再是一座孤悬的鬼城,反而有了最坚实的产业配套和最广阔的应用市场。”
“铁西区的硬制造,与浑南区的软研发,实现完美结合。”
“这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经济转型!”
当陈捷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郑学斌、林南东、吴辉,三个人都沉思下来。
陈捷提出的这个方案,没有否定任何人,它既解决了郑学斌对效率和创新的追求,又回应了林南东对社会稳定和工人安置的担忧。
这既不是简单的市场化,也不是僵化的计划经济,而是一种充满了华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混合经济模式。
它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套兼顾多方利益、实现共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说得好!”林南东笑了起来。
郑学斌深深看了一眼这个年轻人,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周海会让他跟来了。
“这个腾笼换鸟的思路,确实很有启发性。”郑学斌缓缓开口,语气中多了是一种探讨性尊重,“但是,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问题。”
“比如战略投资者哪里找?谁愿意来接这个烂摊子?工人培训费用谁来出?企业历史债务怎么剥离?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难题。”
他虽然认可了陈捷的思路,但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型官员,还是本能指出了方案中的潜在难点。
“郑局长您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