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4章 工业服务公司?(2)

想,如何让这些旧人,去适应那些新岗位,但有没有可能,我们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些既能发挥他们原有优势,又能与新经济接轨的过渡性岗位呢?”

“过渡性岗位?”胡瑞平眉毛一挑。

“是的。”陈捷点了点头,开始阐述自己的思考。

这些思考,其实在昨晚,他已经想了很久。

“就拿奉一机来说,它有一万多名熟练产业工人,他们或许不会电脑编程,但他们对机械设备的理解,对生产流程的管理,对质量控制的把握,是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比拟的。”

“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去学编程呢?为什么不能成立一家由这些老师傅们主导的工业服务公司?”

“工业服务公司?”会议室里,响起了窃窃私语。

“对。”陈捷继续道,“这家公司,可以专门为浑南开发区里那些高新企业,提供设备维护、产线调试、技术工人培训、甚至是非核心零部件的定制化生产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高新企业,强在研发和设计,但弱在制造和运维,而那些老工业基地,恰恰相反,这不就是一个天然的、完美的互补吗?”

“老师傅们,不用去学那些他们完全不懂的东西,只需要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一些知识更新,就能继续发光发热,甚至,他们可以成为新一代技术工人的师傅,将他们那份宝贵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工人就业问题,更是为新兴产业,提供了一个无比坚实的产业压舱石和人才孵化器!”

“这,就是我理解的,真正的腾笼换鸟,不是把旧鸟饿死,而是让旧鸟进化,去为新来的凤凰,梳理羽毛,构筑巢穴!”

当陈捷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会议室都陷入了沉寂。

工业服务公司!

产业压舱石!

人才孵化器!

旧鸟为凤凰梳理羽毛!

这些提法闻所未闻,却又如此形象,如此精准,如此充满可能性!

新与旧,不是只能对立,还可以共生!

被淘汰的劳动力,不是包袱,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财富!

胡瑞平看着陈捷,没有说任何客套话,只是问道:

“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胡市长,我叫陈捷。”

“陈捷”胡瑞平点了点头,将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