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拿着那张薄薄的,却又重若千钧的推荐表,陈捷走出了林南东办公室。
办公室里,老张、小王他们,都用一种饱含深意的目光看着他。
陈捷的超强能力,和那份谦逊低调的为人之道,早已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回到自己座位上,陈捷看着那份推荐表,心中百感交集。
上一世,他在市直机关里,熬了整整七年才有了第一次提级的机会。
本来他作为高学历人才,是不需要熬那么久的,只是那脾气实在太差太直了,得不到单位其他同事的支持,领导更是被他的锋芒所刺,压了他好几年。
而这一世,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就以一种近乎梦幻的方式,站在了一个远比上一世高得多的起点上。
陈捷深吸一口气,将心中那股狂喜,死死地压了下去。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级别,只是一个符号。
真正重要的,是能利用这个平台,去做更有价值的事。
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干部晋升,有着一套极其严格,甚至可以说近乎严苛的程序。
它不同于一般地方政府的论资排辈,也不同于某些单位的唯领导意志论。
在这里,能力与贡献,是唯一的硬通货。
陈捷的推荐表交上去后,立刻启动了第一道程序——处内民主测评。
这是一个完全匿名的打分环节。
文稿二处的所有同事,包括处长林南东在内,每人都会领到一张不记名测评表,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等多个维度,对陈捷进行打分。
任何一个维度的得分过低,都可能导致这次晋升被否决。
这个环节,考验的不仅仅是业务,更是人品。
下午,处里的会议室。
林南东将测评表分发给每一个人,然后便带头,第一个走出了会议室。
“大家独立填写,不受任何干扰,填完后,直接投进门口那个红色保密箱里。”
会议室里,只剩下文稿二处的几位同事。
老张拿起笔,看着陈捷名字,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年轻人,拿着一份关于建国初期经济政策的资料,虚心向他请教的场景。
那份好学,那份专注,那份能从历史中洞见未来的悟性,让他这个老专家都自愧不如。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