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道。
这些文件,涉及到好几个部门,数量庞杂,整理起来可不是个小工程。
“对,全部。”陈捷语气加重了几分,“从市里下发的文件通知开始,到今天为止,一份都不能少,我要看到完整的、未经任何删减的原始档案。”
“是!陈镇长,我马上去办!”
放下电话,陈捷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思考。
他很清楚,任何群体性事件的背后,都绝不是简单的群众闹事。
它往往是长期积累的、各种细小不公与怨气的总爆发。
派出所那份报告,只看到了果,却刻意忽略了因。
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被刻意隐藏起来的“因”,给彻彻底底地挖出来。
只有找到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否则,任何所谓的维稳,都只是扬汤止沸,甚至是在给这个火药桶,继续增加压力。
两个小时后,办公室的门被再次敲响。
“请进。”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年轻的、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年轻人,抱着一个文件箱,小心翼翼地探进头来。
“陈陈镇长,您要的文件,李主任让我给您送过来了。”年轻人声音有些紧张。
陈捷认得他,是党政办新来的办事员,叫赵小东,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后,刚来单位不到一年,平时话不多,总是埋头干活。
“小赵是吧?快进来,辛苦你了。”陈捷立刻站起身,快步走上前,主动从赵小东手中接过了那个文件箱。
这个举动,让赵小东受宠若惊,连忙摆手:
“不辛苦,不辛苦,陈镇长,我自己来就行”
“没事,我来。”陈捷笑了笑,轻松地将文件箱放在了自己宽大的办公桌上,然后又亲自给赵小东倒了一杯水,“来,坐下歇会儿,喝口水。”
赵小东局促地接过水杯,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只是拘谨地坐在沙发边缘,偷偷地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新镇长。
他来之前,办公室里的同事们还在议论,说新来的陈镇长一个上午就把积压一周的文件全都处理完了,而且批示意见写得水平极高。
“小赵,你来办公室多久了?”陈捷一边整理着文件,一边像是随口闲聊般问道。
“报告陈镇长,快五个月了。”
“感觉怎么样?还适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