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8章 宗族情结(2)

他要的,只是结果。

陈捷处理文件的高效率手段,以及对红星村问题的解决方式,像一阵旋风,在短短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安宜镇政府大院。

次日一早,党政办主任李文军,在向党委书记马东城汇报工作时,将陈捷对文件的批示效率和高水平,以及对红星村情况的处理,原原本本地,都说了一遍。

马东城听完,夹着烟的手,在空中停了许久。

红星村的征地工作,从立项到推动,都是他亲自主导的。

这本是他任上的一项重要政绩工程,旨在通过土地流转和工业园区建设,为安宜镇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黄国明自然成了他最倚重的执行者。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执行”二字上。

马东城并没有像那些贪官一样,直接将补偿款揣进自己的腰包。

他自认为在经济问题上是清白、谨慎的,这也是他能在官场立足多年的根本。

然而,清白不等于没有私心。

官场中人的私心,往往不只表现为对金钱的贪婪,更表现为对权力、声望、人情以及所谓“身后名”的追逐。

马东城的私心,就根植于他那浓得化不开的宗族情结。

他的老家,就在这次征地范围边缘的另一个村子——马家村。

那里有他的祖宅,有看着他长大的叔伯长辈,有他儿时一起掏鸟窝、摸鱼虾的伙伴。

当他从一个农家子弟一步步走到今天镇党委书记的位置,马家村就是他荣誉和脸面的寄托。

每次回去,全村人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一声声东城书记的亲切呼唤,都让他获得一种远超物质享受的精神上的满足感。

在征地工作启动之初,黄国明在一次私下汇报时,就旁敲侧击地提到:

“书记,马家村这次虽然征地不多,但村里的乡亲们对您的工作可是鼎力支持啊。只是大家伙儿的日子过得还是紧巴,您看,咱们是不是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这些最支持我们工作的村子,给予一些额外的倾斜和照顾?”

马东城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

“按政策办,但也要考虑实际困难,不能让支持我们工作的群众吃亏。”

这句模棱两可的话,在黄国明听来,就是一张全权授权的通行证。

于是,在具体执行中,黄国明的操作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