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模式,而是尝试构建一个科学、量化、透明的全新项目评估与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一个“项目准入评分制”。
它不再简单地以投资额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而是建立了一个涵盖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创新效益四大维度的综合评分模型。
比如,在经济效益维度下,除了看投资额和预期税收,还要看项目能为本地带来的上下游产业链带动效应,看它能创造多少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在社会效益维度下,要看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酬福利水平,看它是否愿意投资建设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甚至,还要看它是否愿意参与本地的慈善和公益事业。
在环境效益维度下,则是一票否决制。
任何在环保技术上不达标,存在重大污染隐患的项目,无论能带来多大经济利益,都直接零分出局。
而那些采用国际领先的清洁生产技术、能实现循环利用的项目,则可以获得极高的加分。
在创新效益维度下,重点考察项目的技术含量、研发投入占比、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
这套评分体系,就像一张精密的滤网,能将那些真正优质的、符合安宜镇长远发展利益的“金凤凰”筛选出来,同时,将那些只想来捞一笔就走的“蝗虫”和“乌鸦”,彻底地挡在门外。
看到这里,蒋海山觉得有些理想化了。
然而,陈捷的构想,还远不止于此。
报告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个与评分制环环相扣的“阶梯式激励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评分越高,奖励越好”。
所有通过准入审核的项目,将根据其最终得分,被评定为“三星”、“四星”、“五星”三个等级。
三星项目,只能享受到最基本的普惠性政策支持。
四星项目,则可以在土地价格、税收返还、人才引进等方面,获得额外的、更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而最顶级的五星项目,则将享受到“镇长直通车”、“一站式审批”、“一事一议”等最高规格的vip待遇,镇政府将为其配备专门的服务团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这是”蒋海山喃喃自语,“用政策,为资本定价?”
他很聪明,一眼就看出了这部分的核心含义。
没错,就是定价!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