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1章 马东城的悠闲(1)

三天后,一份全新的、经过大幅修改的关于打造“古韵安宜乡愁记忆”文化旅游示范项目的请示报告,第五次,摆在了陈捷的办公桌上。

这一次,报告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

那些浮夸的、拍脑袋想出来的预测数据,全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由第三方旅游规划公司出具的、详尽的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报告。

报告中,对安宜镇的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交通条件、以及周边竞争环境,都进行了冷静而又客观的分析。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个项目,在理想状态下,预计每年能吸引游客三到五万人次,创造直接旅游收入约两百万元。

这个数字,虽然比最初的“二十万游客、上千万收入”缩水了近八成,但却显得真实可信。

报告中,还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章节——“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预案”。

里面详细罗列了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并针对每一种风险,都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措施。

陈捷看着这份几乎是推倒重来的报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拿起笔,在这份报告上,写下了自己的批示:

“方案已臻完善,数据详实,逻辑清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同意立项。请刘福民同志牵头,财政、城建、文广等部门配合,尽快拿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和预算。注意,项目建设过程中,务必将资金使用效率和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杜绝铺张浪费和形象工程。”

他签上自己的名字,将文件递给了赵小东:

“小赵,把这份文件,直接送给刘副镇长。”

“是,陈镇长!”赵小东接过文件,转身跑出了办公室,脚步轻快得像一只小鹿。

陈捷在安宜镇的第一个月,就在一种高速而又平静的节奏中悄然度过。

他像一个一条温和的江水,将安宜镇政府这部略显臃肿、甚至在某些部位已经出现梗阻的机器,进行着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内部润滑。

起初,陈捷那种严谨到近乎苛刻的工作风格,让许多习惯了“模糊操作”、“人情办事”的老干部叫苦不迭。

他们感觉自己像是被戴上了一副透明的枷锁,一举一动都被置于规则的审视之下,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

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这种变化带来的,并非束缚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