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6章 不请自来的考官(2)

确,这不是商量,而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赵四心念电转,瞬间明白了这次“非正式验收”的分量。

这几位专家,尤其是陈高工,代表着国内顶尖应用领域对这项技术的审视。

他们的评价,很可能会直接影响“盘古计划”后续能获得的资源和支持力度。

“当然方便,各位领导专家请随我来。”

赵四侧身引路,语气平静,“我们刚刚完成控制系统的初步联调,还在调试优化阶段,正好请各位专家把把关。”

一行人走进车间。

原本还在低声讨论的工人们立刻安静下来,纷纷站直了身体,目光聚焦在这几位突然到来的“考官”身上。

车间里只剩下设备散热风扇的低鸣。

陈高工一进来,目光就如探照灯般扫过整个工作区域,最后定格在那台加装了新控制柜的五轴平台和旁边工作台上散落的图纸、工具上。

他没有急着去看设备,反而先走到工作台前,拿起几张画着电路框图和控制逻辑的草稿,仔细看了起来。

“赵组长,”

陈高工头也不抬,声音不大却带着压迫感,

“听说你们搞了个不用继电器逻辑的‘新脑子’?就靠这些晶体管搭的积木?”

他抖了抖手中的图纸,“原理图看着是那么回事,但是纸上谈兵终觉浅。”

“这玩意儿,真能比得过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

“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尤其是长期运行的可靠性,你们整个项目组验证了多少?”

他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个个直指要害,毫不留情面。

旁边的刘总工和孙总工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样的疑虑。

他们所在的领域,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要求极高,容不得半点花架子。

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王永革等人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赵四。

赵四迎着陈高工审视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怯意。

他走到控制柜前,指着里面已经安装好的几块核心板卡,语气沉稳地开始回答:

“陈工问得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这套硬线数控系统,确实还处在验证初期。”

“但它的优势在于控制逻辑的精准和可重复性。”

他拿起旁边准备好的一块备用的指令译码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