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章 :两个班(2)

余墨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等大家说的差不多,才笑着道:“大家说的都是渔民伯伯的经验,特别宝贵,其实这些经验,和咱们课文里说的“观天象,识潮汐”是一个道理,咱们学语文不只是认生字,读课文,还要把课文里的知识和咱们海边的生活连起来,这样学起来是不是更有意思?”

学生们纷纷点头,眼里多了许多对课文的兴趣。

余墨趁机给他们讲了下课文里的生字,注音。

然后更进一步的讲了课文的主旨。

让他们分组讨论,书里的渔民和他们知道的渔民有哪些不一样的。

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王潮云都在组里说了一句:“都很辛苦,要赶早潮。”

等代表发言时,福仔主动道:“我觉得课文里的渔民没我爸聪明,我爸撒网都是很灵活的,都是按照经验来,每次都能捕好多鱼。”

余墨顺着她的话补充道:“是呀,课本的作者也是通过渔民才写的这篇文章,肯定不全面,咱们学习也一样要多听,多说,多思考。

这样,下一节课,你们十个人,在操场沙滩上,给这一课的生字组词,看谁组的好。下一节课我提问。”

“好。”

第一节课就在这样的互动中结束,下课铃响时,阿山还跑过来问:“余老师,你可别走,我们还想让你给我们上课。”

“我下节课给你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上课,第三节我们继续。”

“余老师,我们说的是,你不要过一段就走了,之前我们一个老师,就是因为不习惯我们海岛,没给我们上几节课就走了。”

余墨笑了:“放心,老师不会走。”

“太好了。”

到了办公室,桑老师忙问道:“余老师,还适应吗?孩子们都还听话吧?”

“都挺好,学生少,他们也听话,上课很轻松。”

吴老师喝了口水,摇头道:“一二年级就不行,小孩子坐不住。调皮,还好学生少。”

“吴老师。一个年级多少人啊?”

“一二年级多,加起来有三十多个。三四年级有二十多个。”

桑老师道:“也就五年级少,孩子大了能干活,有好多这个年纪都退学了,初中有七个,大部分都是咱们大院的。”

“哦。”

第二节课没一会儿铃声也响了,七个孩子,两个女孩,五个男孩,十三四岁的年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