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上京,尤其是城中心最繁华的地段,论价格怕是想都不敢想。
看着一脸严肃的人,李归宜撇撇嘴,默默离他远些。
谢永年疑惑的眨眨眼,显然不知为何。
李归宜冷哼一声。
虽然没直说,但是她知道自己肯定买不起。
果然牛马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是牛马。
她还是老老实实攒钱,等日后买个小点的院子,好养护好打扫,到时再整个营生,够自己吃喝就好。
这般想着,脚步都轻快不少。
谢永年看着心情转阴又转晴的人,竟生出一丝疑惑。
女人心,难猜。
很快来到寿康堂外。
谢侯与杜氏打远就看到走来的二人,虽然两人各走各的没有交流,可怎么看怎么相配。
夫妇二人相视一笑,整理着装等待小两口走近。
杜氏不论是作为当家主母,亦或者婆母,都是宽松为主,底线为辅。
只要不偷奸耍滑不欺主瞒主,不生异心,对于小错误她一向睁只眼闭只眼揭过。
奖惩得当,疏紧有度,府中下人无一人对她不满。
谢侯一身功勋都是靠自己一刀一拳的打拼得来,成婚后,房中并无其余妾侍通房,孩子也只有谢永年一个。
夫妻二人伉俪情深,是京中一段佳话。
李归宜有点小紧张,眼前两位可货真价实的豪门贵胄。
往那一坐就是威严矜贵的代表。
“儿媳李归宜,给父亲母亲请安。”
李归宜规规矩矩行礼叫人,端过一旁下人递来的茶,挨个敬过去。
其实她根本不懂,不过是成亲前,李至与王淑华夫妇二人找了一个懂的老妈妈给她教习规矩。
李至生怕李归宜在谢府站不住脚,影响自己的计划,所以表面功夫十分用心。
两位长辈满意的接过。
喝过茶说了一些场面话。
谢侯身为男子,又是长辈,不好与儿媳长待,索性直接叫着谢永年离开。
屋内只留李归宜与杜氏二人。
杜氏亲昵的拉着李归宜来到中室,坐在罗汉床上。
矮桌之上,丫鬟伺候上两杯冒着热气的清茶。
婆媳交流温馨和谐,当然也是杜氏有意示好。
李归宜没有像书中原主那样沉着脸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