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8章 新工艺技术下的骗局(2)

汤,是在嘉奖自己的儿子,只是不肯说出口。

老傲娇了。

王秀芳不说杨晨了,转而对自己丈夫不满了起来:“这杨老三,学个几十年学狗肚子里去,还能上当受骗?还不如自家学了几个月的儿子,你爸那猪脑子”

杨晨乐呵呵听着老娘数落老爹的话语,替自家老爹辩解了一句:“也不怪爸。”

确实是不怪杨爱国。

因为这“贴石”的手艺,在09年初这会市面上基本上还没有出现。

所谓“贴石”就是将几块料子粘合到一块,原因是有些石料或是因为切割的问题,或是石料切开后只有一小部分“血面”,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质量高但是不能用的“废料”重新利用起来。

这在之后,会逐渐演变成一种石雕工艺上的新技法,到那个时候一些品质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做成摆件的“废料”价格会一下子高昂起来。

但那是之后的事情,现如今这种“贴石手艺”还没在市面上流行起来,那种无法做成摆件的高品质“废料”依旧只是“废料”,不值钱。

就好像今天姓萧的带来的那块成品摆件,如果是在一二年,能值个三四万块钱,到了一六年能值个十几万。但是现在是09年,它顶多就值个手工费。

而且工艺也不成熟,裂痕居然需要打上厚厚的蜡来遮掩。

再加上姓萧的是把它当原石工艺品来卖,那就是妥妥的诈骗,金额那么大,真去告他,让他坐几年牢真没什么问题。

杨晨也没想到再过几年才会出现的新技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杨爱国会上当也很正常,毕竟怎么看那件货的鸡血纹都是真的,不是染的。

因为本来就是真的。

要是杨爱国真拿钱买了,那这钱是真打水漂了,因为小平口镇这边人除非分期给款,会打个欠条,否则很少做买卖会立个字据合同,都是一手钱一手货,钱货两清。

毕竟都在一个地儿做买卖,地方又不大,彼此都是十几二十年的邻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今天的事,杨晨本来不打算息事宁人,他不是什么烂好人,像是这种烂人,能往死里整就往死里整。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脸色变了变:“等等,姓萧,我爸还喊他师兄来着”

“小平口镇姓刘、姓林、姓张的多,萧姓可不多见啊。”

“嘶,不至于吧?”

当杨晨和王秀芳娘俩在屋里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