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国公府迎亲(3)

出口呢。

于是连忙拒绝:草民已经有十余年未踏足官场,实在是心有力而力不足。

好在赵祯也是一时兴起,见秦夫子拒绝,便就没有在多说,而是问起了民间的具体情况。

知道后面说的储君之事,正好中了秦夫子的下怀。

于是秦夫子便趁机提了储君之位不稳,民间也因此议论纷纷的时候。

虽然这个话题是赵祯自己提的,可秦夫子的这番回答,还是触动了赵祯的那根敏感的神经。

只见赵祯说道:卿家这话是想要帮谁说的,欧阳大相公还是韩大相公,卿家与他们似乎都挺熟悉的嘛?

秦夫子见此赶紧说道:草民这是发自肺腑之言,绝非是为了帮谁而说。

范文正公当年便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草民虽身处江湖,却也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官家,此事也绝无其他意思。

说起来臣无儿无女,比官家还要不如。

听了秦夫子用自己做例子说出的话,毕竟这人就怕比较。

毕竟他至少还有女儿活着,比起无儿无女的秦夫子要好上不少,所以赵祯的脸色还是缓和了些。

随后秦夫子赶紧接着进言:草民也明白官家的顾虑,顾虑这家族宗祠的传承有序。

可官家与臣不同,官家身系天下之重,不似草民这般了无牵挂,所以难免要做些违心之举。

赵祯此时也有些入情了,说道:卿家所想我也知道,可我那孩儿啊。

看着赵祯已经有所意动,秦夫子便趁机说道:其实若是官家不愿意立即册封太子,如今还有一个位置也能达成目的。

赵祯的政治智慧自然明白,秦夫子说的这个位子,指的是开封尹一职。

从现实来讲,其实赵祯早已明白自己无子的事实,如今还空着太子之位不肯授出,无非是内心的还有一点挣扎罢了。

听了秦夫子劝谏,赵祯已经有所意动,但也没有当堂决定。

反而是岔开了话题,说起了李皓的婚事来。

正好这些时日秦夫子就住在李府之中,所以倒是能讲的头头是道。

而后赵祯还很是体恤的把秦夫子留在宫中用膳,之后才让秦夫子离宫。

出宫之后,秦夫子回首望了一下宫门,心里明白赵祯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只是要选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