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章 少帅!少帅!(1)

tomato星球,异世界。

夜已深,滦州军营依旧灯火通明。

营地外,撤退的专列与慌忙行进的士兵交织成一幅忙乱而沉重的画面。北伐军如猛虎出笼,奉军被打得四散溃败,十余万精锐正仓皇撤退,仿佛每个人的背后都背负着沉重的命运。

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那些身影,心中满是复杂的情感。他的目光穿透夜色,落在那一辆辆正缓缓驶离的军用专列上,仿佛那是一道无法逃避的命运。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与肩上的重担,早已不容许他回头。

脑海中,一首熟悉的歌悄然响起,歌声如水般流淌,带着一丝伤感。

“慢慢~

再重来~

或许他还会再回来~

后来才明白~

过去已成过去~

谁都不能更改~

他放不下的爱~

终究化作了尘埃~~~”

这个令人唏嘘的名字像是一块沉重的石碑,牢牢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易帜,促成和平统一,被赞为“统一英雄”,再到因“不抵抗”政策,让三千万东四省的百姓沦为倭寇的待宰羔羊,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民族罪人”。

他不禁轻叹,这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命运,确实让人唏嘘。

“父亲在国家与东北之间,选择了东北;儿子在国家与东北之间,选择了国家。”

这些话,每一次听到,都是一次心灵的撞击。他真的是懦夫吗?思绪不由得飘向了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统帅,那个后来眼神中充满坚持与痛苦的人。

“在我之后,论我之过,易;在我之位,行我之事,难。”他的话曾令多少人心生感慨,也令多少人嗟叹不已。

不抵抗背后的原因或许复杂难解:

有他参与中原内战,导致精锐尽出,内部空心的决策失误;

有他借鉴此前“济南惨案”、“万宝山—中村事件”外交解决的误判,对倭寇野心膨胀的低估;

更有某人先电“望力避冲突,以免扩大”,21日再电“切勿逞一时之愤,害国家大计”的牵制;

还有熙洽,张海鹏,于芷山等铁证汉奸集体叛变的打击。

总而言之:南京和他一起背了战略大锅,而东北沦陷的操作性黑锅,或许只能由他一个人顶。

他因决策失误,而悔恨终生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