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ificnewscorp.,china-americanpressltd所有离岸壳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任命权、以及与瑞士银行的担保协议,都已生效。资金通道畅通,法律防火墙坚不可摧。”
李铭点点头,目光锐利:“接下来,就是让这些沉睡的资本,变成我们手中的武器了。”
————————————————
首当其冲,便是话语权。
此时的美国,尚无塞勒-凯弗法,只要不在单一城市形成报纸垄断即合法。
张汉钦下令,从中拨出1200万美元,以普遍高于市价20%的溢价,启动对北美关键媒体的收购战役。其原则强硬而清晰:
资金必须全部花光,不剩现金。
对关键媒体必须实现绝对控股(67%股权),对小报则100%买断。
必须打通“内容制作-分发渠道-广告变现”全产业链,形成闭环生态。
运用“债权+股权+期权+长期广告合约”的四层复合工具,做高名义估值,将资金彻底注入体系。
一场旨在悄然改变北美舆论风向的收购风暴,随即以雷霆之势展开。
————————————————
美国,纽约。
合众国际社(up)总部大楼。
社长梅尔维尔斯通面对着一份他无法拒绝的报价,以及一份更加无法拒绝的“合作建议”。
来自“pacificnewscorp.”的代表,一位彬彬有礼却语气不容置疑的瑞士银行家,开出了条件:
“800万美元。其中600万现金,即刻到账,清偿up所有现有债务。另200万,以年息8%的累计优先股形式注入,补充运营资金。”
“作为交换,我方获得51%的普通股,以及全部优先股。董事会13席中占7席。现任管理团队可留任,但所有重大editorial(编辑)决策,尤其是涉及国际事务、远东报道的立场,必须经由新董事会设立的‘政策委员会’核准。”
斯通社长试图挣扎:“这这违背了新闻独立的原则!”
银行家微微一笑:“斯通先生,up去年亏损了47万美元,您的电报网络维护费用高昂,竞争对手ap(美联社)正在蚕食您的市场。这800万美元是救命钱,它将使up拥有与ap乃至路透社一较高下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