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9章 风暴酝酿(2)

镜,语气沉痛地补充:

“总裁,国际观瞻亦不可不顾。

我若在此民族存亡关头仍汲汲于内战,而坐视地方军民独抗强虏,必遭天下诟病,失尽人心与国际同情啊!”

甚至一些原本倾向常公的将领,也面露犹疑之色。

毕竟,日本人的刀已经架到了整个民族的脖子上。

————————————

然而,常委员长面沉如水。

中原战事的顺利,让他更加坚信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方略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他耐心地听完众人的劝谏,指节轻轻敲击着红木桌面,开始了他的“阐述”:

“诸公爱国之忧,中正感同身受。然,诸公只见倭寇之凶顽,未见我心腹之患更烈!”

“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辈,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实为国家统一最大之障碍!

若此时与倭寇全面开战,则这些军阀必趁我后方空虚,群起而攻之!

届时,前有虎狼之敌,后有豺豹之患,我军首尾难顾,必致全局崩溃!”

“反之,若能趁此良机,一举荡平内乱,完成真正之统一,整合全国之力,则将来应对倭寇,方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此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非是怯战,乃是谋国深远之策!

些许局部之牺牲,有时亦是为全局胜利不得不付之代价。望诸公体谅操微之苦心!”

————————————

这番"深谋远虑"的歪理,让林森闭目长叹。

于右任愤而将茶杯顿在桌上,茶水四溅:

"如此''顾全大局'',与割肉饲虎何异?!只怕虎饱而人亡!"

邵力子则颓然坐下,喃喃道:

"千古骂名,恐自此始矣"

常委员长拂袖而去。

————————————

于是,就在七月十九日当夜,常委员长发出了致张汉钦的第一封电令:

“沈阳张副司令勋鉴:

辽阳事悉。倭人横暴,殊堪痛恨。

然当此国家多难之秋,务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授人以柄。

一切以大局为重。

——操微(常南京字)。”

————————————

七月二十日,清晨八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