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9章 风暴酝酿(6)

方面真心实意地推崇常委员长。

然而,当读者目光扫到末尾附上的那两封电令原文——

“力避冲突”、“切勿逞一时之愤”、“忍辱负重”——

再回想起花园口那歼敌七万的辉煌战绩,以及这两封电令与捷报几乎同时抵达的荒谬时间点所有人都愣住了。

————————————

紧接着,许多人下意识地又从头仔细读了一遍社论。

这一遍,味道全变了!

————————————

那字里行间的“忍辱负重”,分明是在讽刺其软弱退让;

“深谋远虑”像是在嘲笑其战略误判;

“顾全大局”简直就是在指控其置民族大义于不顾;

“海纳百川”更是对其容忍外侮的极致挖苦!

尤其是那个“老王、妻子、丈夫”的比喻,粗俗却又一针见血,将常委员长政策的荒谬揭露得淋漓尽致!

————————————

表面极尽恭敬褒扬,实则每一个字都像是蘸着辣油的鞭子,抽得人火辣辣地疼!

这种高级黑、反讽的笔法,让全国稍有见识的读者都看得目瞪口呆,继而拍案叫绝!

————————————

茶馆酒肆,学校机关,人们争相传阅,议论纷纷。起初是窃窃私语,继而便是哄堂大笑和辛辣的评论。

"以''家''代国,妙啊!"

"这''男主人''莫不是指?"

"那''分家争产'',分明是中原大战!"

"''长女''自然是我东北,''恶邻''就是小日本了!"

“高!实在是高!这王树翰不愧是刀笔吏出身,骂人都不带脏字儿!”

“常公这次可是被架在火上烤喽!”

“看看!这才是真正的‘相忍为国’!人家东北军忍不了,直接把鬼子忍到海里喂鱼了!”

“唉,只是这‘大局’看得让人心寒啊。”

举国哗然

————————————

常委员长"忍辱负重"的形象,与张汉钦"气吞山河"的壮举,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在北平,一位学者指着报纸对学生们叹道:

"民心如水,载舟覆舟。自此以后,天下气运,其北移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