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这场政变中做出“正确抉择”的山本五十六连跳数级,被破格任命为海军大臣;高桥三吉则晋升为海军军令部部长。
权力的蛋糕被重新分割,这些关键人事任命,背后均有裕仁基于“维护帝国利益”的审慎考量与主动点头,他并非被动批准,而是主动利用“梧桐苑”提供的名单,安插能执行其战略意图的“自己人”,以确保军队牢牢掌握在支持继续战争的人手中。
————————————
最终,在8月27日,裕仁天皇签署了标志着日本全面转入战时体制的帝国总力战纲要。
这一次,他不再是无奈的执行者,而是清醒的共谋者和最终的裁决者。
他清楚地知道这份纲要将把日本带向何方——更深地卷入战争的漩涡。
但他选择了签署,因为他认为,这是维护国体、甚至夺取最终胜利的唯一途径。
他主动将自己塑造为这场总体战的最高象征,将所有国家资源置于其名义下的统一指挥中。
————————————
东京之春——
玉玺盖下的沉闷声响,为大正时代以来昙花一现的民主暖春,钉上了最后的棺盖。
军国主义的严冬彻底降临,一个时代被埋葬。
而整个日本帝国,也在狂热的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裹挟下,朝着那已掘好的、深不见底的巨大坟茔,迈出了坚定不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