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微微颔首,认可其必要性与正当性。
“我们承诺,未来之政治,必以民权民生为依归,实行宪政,保障民权,澄清吏治,终结割据,实现真正之国家统一!”
描绘的愿景让胡洪骍、梅贻琦等民主人士眼中放光。
“第二柱——军事支柱:整合力量,铁拳出击。
军事之要,在于结束各自为战,形成统一铁拳。
当前各军番号林立,易被敌各个击破,此乃大忌!”
“故,依振华大纲,我们倡议:
整合所有愿意抗日之武装力量,组建‘国民救国军联军’,实现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补给!
立即建立最高国防会议,制定对日总战略!
全力加速国防工业建设,实现武器弹药自给!”
“联军”一词,既保持了各方体面,又明确了统一方向。
各军方代表交换了肯定的眼神。
“我们的目标,不是被动防御,而是要积极积蓄力量,伺机转入反攻,直至将日寇彻底驱逐出境,光复一切失地!”
“第三柱——经济支柱:夯实根基,自力更生。
经济之要,在于建立独立自主之体系。
无经济独立,则军事、政治皆如沙上筑塔。”
“故,依振华大纲,我们决心:
将推行有计划的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交通命脉与国防产业;
推行土地改革,激发农人生产热情;
保护民族工商业,在维护主权前提下争取外援!”
张公权、陈辉祖等金融实业家认真记录,这些政策切中要害,指明了经济发展与抗战的结合点。
“目标唯有二字:自强!让经济命脉操于我手。
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不受制于人的、坚实的经济基础!
让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让后方百姓能安居乐业!”
“第四柱——文教支柱:唤醒国魂,培育新人。
文教之要,在于铲除奴化思想,培育一代新人。此乃百年大计,兴邦之本。”
“故,依振华大纲,我们倡导:
全面推行以‘民族独立、科学民主、公民责任’为核心的新国民教育!
保障学术自由,延揽国内外人才!
发展科技,普及卫生,强健民族体魄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