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部指挥室,一盏马灯的火苗在跳动。
旅长把那份来自独立团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老子发财了”和“老子亏大了”两种极端情绪的电报,看了第三遍。
桌子上,那枚黄澄澄的、比茶缸还粗的120毫米重炮弹壳,在灯光下泛着冰冷的光。
“一个山地大队,不到半个钟头就给扬了?”
旅长放下电报,拿起那枚弹壳,在手里沉甸甸地掂了掂。
“解了独立团的围,还顺手把鬼子一个中队给全歼了?”
他抬头看向政委,脸上的表情,一半是狂喜,一半是见了鬼。
“这支‘独立第一支队’,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政委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老总,李云龙在电报里都快疯了。说人家开着十几辆汽车,打了胜仗,连根毛都没给他们留下就跑了。”
“跑了?”
旅长一愣,随即哭笑不得。
“这个李云龙,便宜没占着,倒先骂上娘了。”
他把弹壳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不过,这事儿不简单。”
旅长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这火力,这战术,这纪律绝不是一般的部队。”
他猛地站了起来。
“立刻把这份情报,连同这枚弹壳的说明,加急发往延安总部!”
“这已经不是我们一个旅能搞明白的事了!”
一份被标注为“十万火急”的电报,连夜被送到了延安。
电报的内容,很快就引起了总部首长们的注意,并被摆上了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桌面。
窑洞里,灯火通明。
几位总部首长围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神情凝重。
“晋西北野战军,独立第一支队?”
一位首长看着地图,手指在晋西北那片区域上缓缓划过,声音里带着一丝困惑。
“这个番号,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另一位负责情报工作的首长摇了摇头。
“我们的部队序列里,根本没有这个番号。旅部那边也是一头雾水,这个番号,是他们根据这支部队的作战风格,‘暂定’的。”
“暂定的?”
窑洞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