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薇薇现在做短视频呢,今天还拍了我带孩子的样子,说要让大家看看我们老年人也能帮上忙”
听到这里,林薇心里一暖。她走到婆婆身边,笑着说:“妈,今天拍的视频里有您,等会儿您也看看,给我提提意见。”
婆婆放下电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好看的。不过你要是觉得有用,以后妈多帮你带带孩子,你好好做视频。”
晚饭过后,林薇正陪着小糯米玩,手机突然“叮咚”响个不停。她拿起手机一看,后台数据竟然“炸”了——那条“小确幸”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五万,点赞数超过三千,评论区里全是温暖的留言:
“看哭了,我也经常因为带孩子和工作的事焦虑,可今天看到婆婆帮你带孩子的样子,突然觉得家人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终于等到宝妈分享生活了!比起干货,我更喜欢看你真实的样子,感觉就像在跟朋友聊天”
“求更婆婆带娃的日常!奶奶看起来好亲切,想学习怎么跟婆婆相处”
林薇激动地把手机递给张远,眼里闪着泪光:“火了!真的火了!”
张远看着数据,笑着说:“我就说吧,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以后你可以多拍一些这样的内容,把育儿日常和职场技巧结合起来,既有温度,又有干货。”
那天晚上,林薇失眠了,但这次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因为兴奋。她打开电脑,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内容。她决定开设一个新的系列——“小糯米妈妈的日常”,每周更新三条视频:一条分享育儿中的温暖小事,一条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解职场技巧,一条邀请婆婆出镜,分享隔代育儿的经验。
为了让内容更贴合粉丝需求,林薇还想起了之前在ai课程上学到的“用户画像分析”工具。她登录工具后台,输入自己账号的粉丝数据,很快就生成了一份详细的用户画像报告:粉丝中80%是25-35岁的职场妈妈,其中60%处于“产后重返职场”的阶段,最关心的问题除了“职场技巧”,还有“家庭关系处理”“时间管理”“自我情绪调节”。
看着报告,林薇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她根据粉丝的需求,制定了详细的选题计划:“职场妈妈如何跟婆婆和平相处”“带娃间隙高效学习的三个小技巧”“产后情绪低落时,如何给自己充电”每个选题都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既有实用的技巧,又有温暖的故事。
接下来的日子,林薇的短视频创作进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