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老档破局与海外暗袭(1)

林薇的指尖刚触到专利局送来的“授权公告预告”,纸张边缘的油墨就蹭在她手背上——“启星创投‘松针-侧柏叶染料工艺’专利将于7日后授权”的字样,像淬了毒的针,扎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律师说,没有1980年前的工艺证据,异议肯定会被驳回。”张远的声音带着疲惫,眼底的红血丝像蛛网,“启星还提交了‘2018年实验记录’,伪造得跟真的一样。”

展厅里的空气像灌了铅。运营小张抱着退货单,眼泪滴在“欧洲80套退货”的字样上:“消费者说紫外线照不出太阳花,骂咱们‘卖假货’!启星的通稿都上欧洲小报纸了,说‘中国非遗手作只会仿冒,不会防伪’!”联盟群里,山东染坊的消息跳出来:“我们跟启星签专利协议了,免3个月费用,总比倒闭强”;河北竹编也跟着发:“要不拆联盟吧,各自应诉,还能少点连带责任”。

林薇刚要回复,本地媒体的“求证函”又弹到电脑屏幕上:“匿名举报称‘基地老工艺笔记为2023年伪造’,请于24小时内提供1980年前佐证,否则将发布‘非遗工艺造假’报道”。国家级非遗中心的电话也紧随其后:“若无法佐证,我们只能撤回‘行业推荐’,你们的集体商标申请也会暂停。”

“伪造?那是我老伴用命记的工艺!”婆婆突然从里屋冲出来,手里抱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盒盖贴着张泛黄的纸条,写着“工艺档案1952”,“我翻了三天衣柜,在棉袄夹层里找到的!这里面有你爷爷1952年的工艺实操手册,还有当年熬染料的陶片!”

林薇赶紧接过盒子,铁皮边缘划破了她的手指,渗出血珠。打开盒子,一本线装手册掉出来,纸页脆得像要碎,上面用毛笔写着“松针三两、侧柏叶五两,加水熬煮一时辰,加槐花二两增亮,固色三日”,落款日期是“1952年4月15日”。底下还压着块黑褐色陶片,边缘沾着干枯的染料痕迹,盒底还有张折叠的报纸,日期是“1954年3月12日”,上面刊登着“山区手作染坊用松针-侧柏叶染布”的新闻,配的照片里,公公正拿着陶锅熬染料。

“这就是最好的证据!”张远立刻联系高校考古系,将陶片送去检测。第二天一早,检测报告就传了回来——“陶片内壁残留松针、侧柏叶成分,碳十四检测显示距今71年,与手册日期吻合”。律师拿着手册、陶片、报纸,当天就去专利局提交“异议申请”,还附带了启星“伪造2018年实验记录”的证据(记录中的设备型号,2018年尚未上市)。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