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工艺台上,手里捏着根槐树叶纤维,正往剪纸里嵌。“妈妈说,合成染料的纤维是假的,我把真的嵌进去,烧的时候有香味,假的没有!”孩子的手指被纤维勒出红痕,却坚持“每根都要嵌直”,剪坏第23张剪纸时,终于剪出一张——剪纸边缘嵌着细细的绿线,背面还盖着槐叶汁印的小太阳。
张远的实验室里,“合成染料快速检测仪”终于亮了绿灯。他把真染料和合成染料分别滴在检测纸上,3分钟后,真染料的纸显浅黄绿色,合成染料的纸显灰白色。“成了!基于槐树叶纤维的荧光反应,3分钟出结果,成本才5欧元次!”张远的眼睛通红,电脑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6个,罐底沾着没冲开的粉末。
汉斯的视频电话打进来时,欧洲15家检测机构正围着“快速检测仪”和小糯米的剪纸。“我们成立‘天然染料联合认证联盟’,以后就用这个检测!”汉斯举着小糯米的剪纸,镜头里的消费者跟着喊“要太阳花正品”,欧盟手**会迫于压力,发函“暂停新标准草案,重启协商”。
好景没持续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刚收到欧盟协商通知,匈牙利槐树叶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发来消息:“我们被启星收购了,明年起不向非合作品牌供货”;汉斯的紧急电话也来了:“启星出了第二代合成染料,能过简易荧光检测,3家店误收,消费者哭着说‘防伪不管用了’!”
张远拿着一份匿名快递跑进来,里面是“启星与欧盟海关的合**议草案”:“他们要把入关检测费涨10倍,从50欧元涨到500欧元批!想靠成本逼死咱们!”
林薇站在槐树叶堆旁,看着小糯米贴在上面的“太阳花剪纸”,突然觉得一阵寒意。她知道,启星的终极原料绞杀来了——从欧洲槐树叶到入关成本,从合成染料升级到原料垄断,他们想彻底掐断老手艺的国际生路。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她拿起手机,在“全球非遗原料安全联盟”的群里发了条消息:“启星想垄断原料、涨检测费,咱们就联合开垦新种植园、推‘国际检测互助’!明天上午9点,基地开国际守艺会,想一起扛的,来。”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远处的路上,有辆印着“启星匈牙利种植园”的卡车驶过,车厢里装满了槐树叶,车身上贴着“启星专属原料”的标签。林薇握紧了婆婆递来的检测瓷碗(碗沿缺口,却盛着满满的淘米水),指尖触到小糯米剪纸的槐树叶纤维——只要老手艺还在,只要匠心还在,只要全球守艺人还在,就没有跨不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