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陶土救瓮与工艺暗战(3)

收买技术员的录音”交给林薇。

基地的陶瓮窑厂旁,热闹得像过节——婆婆在教农户拉坯制陶,小糯米举着“唾液检测卡”,教大家“认蓝脸白脸”;张远在调试“纤维加工监测系统”,屏幕上是全球联盟基地的纤维加工数据;汉斯通过视频连线,向欧洲品牌展示手工陶瓮和传统纤维,笑着说“这就是传统手作的良心”;老秦被农户围着,听他讲“怎么从堵门到帮基地挖陶土”。阳光透过陶窑的烟囱洒下来,落在刚烧制好的陶瓮上,红陶土的清香混着芦苇味,暖得像春天。

好景没持续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刚收到欧洲联盟品牌的陶瓮订单,王大姐就跑进来,脸色惨白:“启星收购了周边唯一的红陶土矿!说明年起,非合作品牌要么花25倍价买陶土,要么就没陶土烧瓮!咱们的窑厂刚开,就没原料了!”

汉斯的紧急电话也来了:“启星出了第四代合成纤维!加了亚麻纤维,还抗唾液检测,3家欧洲店误收,消费者说‘检测卡都不管用了’!”

张远拿着一份匿名快递跑进来,里面是“启星收买老赵手作技术员的协议”:“他们要偷咱们的纤维加工工艺和制陶配方!那个技术员已经拍了好多工艺视频,马上要发给启星!”

林薇站在陶土堆旁,看着小糯米贴在上面的“唾液检测卡”,突然觉得一阵寒意。她知道,启星的终极工艺绞杀来了——从陶土矿到工艺偷取,从合成纤维升级到原料垄断,他们想彻底掐断传统手作的工艺根脉。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她拿起手机,在“全球传统手作加工联盟”的群里发了条消息:“启星想垄断陶土、偷工艺,咱们就联合找新陶土矿、建工艺保密系统!明天上午9点,基地开工艺守护会,想一起扛的,来。”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远处的路上,有辆印着“启星陶土矿”的卡车驶过,车厢里装满了红陶土,车身上贴着“启星专属原料”的标签。林薇握紧了婆婆递来的陶拍(木柄沾着陶土,带着爷爷的温度),指尖触到小糯米检测卡的唾液痕迹——只要传统工艺还在,只要匠心还在,只要全球守艺人还在,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只是她不知道,启星已经偷偷在新收购的陶土矿里“添加劣质黏土”(混合后陶瓮易裂),计划“以假乱真卖给联盟品牌”,而基地刚向该矿预订了100吨陶土,下周就要运到窑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