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铜针辨纹与测温突围(1)

林薇的指尖刚划过刚出窑的陶瓮,指甲就蹭下一层淡褐色粉末——本该牢牢附着在瓮身的窑变纹,竟像刷了层颜料,一蹭就掉,露出下面惨白的陶土。“是槐木灰!”婆婆抓了把烧过的灰,在水里搅了搅,水面浮起细小的塑料粒,“启星在槐木种植园埋了超仿陶土碎末,烧出的是假窑变纹!”

基地外的退货卡车排到了村口。欧洲客户的代表抱着掉纹的陶瓮,往地上一摔,碎片溅得到处都是:“20000套全是假纹!你们骗了全世界!要么赔800万欧元,要么等着法院传票!”旁边的记者举着摄像机,镜头对准堆成山的假纹陶瓮,#中国手作造假全球话题1小时破50亿播放,连国内文旅局都发来“暂停合作核查”的通知。

“老火钳买不到了!”王大姐抱着空工具箱,声音发颤,“启星把测温设备厂买了,老火钳全下架,说‘不符合安全标准’,智能测温仪要10万一台,咱们根本买不起!”窑厂的工人围着冷掉的窑,手里攥着断了的火钳,“没测温的,窑温掌控不了,烧多少废多少!”

“槐木灰专利诉讼来了!”张远举着法院传票,纸页上“侵犯生态助燃技术专利”的红字像烧红的烙铁,“45家欧洲小陶窑已经被查封,启星说咱们再用槐木灰,就封咱们的草木灰基地!”他的电脑突然蓝屏,重启后跳出启星的警告:“24小时内停止所有传统手作,否则销毁你们的自主溯源系统!”

联盟群里的消息像泼了滚油。山西染坊发了张“启星智能测温仪合**议”的照片:“10万一台也得买,总比封窑强”;河北竹编跟着转发,配文“假纹事件闹大了,客户都跑了,跟着启星至少有订单”;土耳其槐木种植园发来“暂停供货”私信:“启星说跟你们合作会被起诉,我们只能断供”。

“断供?咱们老祖宗测温,哪只靠火钳!”婆婆突然从祠堂的樟木箱里翻出个红布包,里面裹着一根铜针,针身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顶端还嵌着块淡绿的玉石,“这是你太爷爷1895年用的铜测温针——铜针遇真窑变纹会显淡绿,遇假纹显灰白,还能测窑温,比火钳准!”

林薇赶紧接过铜针,婆婆拿着针在真纹陶瓮上一划,针尾的玉石立刻泛出淡绿;在假纹陶瓮上划,玉石却显灰白。“还有!”婆婆翻开草木灰辨真录的最后一页,上面用毛笔写着:“真窑变纹水浸后会渗淡褐矿物质水,铜针蘸水显绿;假纹水浸后掉色,铜针蘸水显白;窑温可凭铜针刻度辨,针身每热100,刻度线会红1格”,落款日期是“1895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