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槐须育苗与种源暗战(2)

长成可药用的槐根”,落款日期是“1883年4月17日”,旁边还标注着“须根要在春分前采,成活率最高”。

“咱们还有希望!”婆婆从祠堂的陶罐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去年采的百年母根须根,虽然干枯,但还泛着淡白色,“我去年就想着留个后手,没想到真用上了!”

半小时后,基地的育苗棚里挤满了人。婆婆的老邻居、学员的家人,甚至刚要签启星协议的联盟品牌,都拿着槐须泡艾草灰水。“林总,咱们信你!”山西染坊的老板举着刚冒芽的槐须,眼里闪着光,“这是咱们的希望,绝不能让启星毁了!”

婆婆坐在育苗盆旁,教大家选须根:“按笔记来,要选白色的、没断的须根,泡的时候要全浸在水里,别露出来!”她的手指被槐须上的细刺扎出血,血珠滴在艾草灰水里,小糯米赶紧找创可贴帮她贴上,还在创可贴画了根小槐须:“奶奶,槐须宝宝会保护你”。老人笑着把孩子抱起来,一起给槐须换水,小糯米的小手轻轻碰了碰须根,小声说“槐须宝宝快发芽,咱们要保护陶瓮”,孩子的话让周围的人都红了眼眶。

就在这时,一辆银色轿车停在基地门口,启星基因库的技术员马库斯从车上下来,手里抱着个硬盘:“林总,我是马库斯!这是启星偷挖母根的监控录像,还有他们编辑假原生基因的证据!”他的手里攥着个小槐根,是他祖父用传统方法育的,“我祖父是奥地利传统陶艺人,他说‘种源是手作的根,断了根就没了魂’,我不能帮着启星断根!”

张远立刻用硬盘里的基因数据研发“原生槐根检测试纸”,电脑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55个,罐底沾着没冲开的粉末,他的眼睛红得像布满血丝,却一刻也不敢停——试纸遇真原生槐根显深绿,遇假基因槐根显灰白,刚检测完现存的槐根,就挑出了20%的假根。

小糯米的“槐须防伪书签”也派上了用场。她把刚发芽的槐须嵌进剪纸里,做成书签贴在陶瓮上:“大家看,槐须会发芽的是真槐根熬的净水剂,不发芽的是假的!”欧盟海关官员拿着书签,放在育苗棚里,第二天看到槐须冒出细芽,终于点了头:“这批陶瓮合格,可以通关!”小糯米的“槐须育苗小视频”在海外爆火,#小糯米的槐须小课堂话题登上80国热搜,150亿网友留言“支持传统手作种源保护”,土耳其槐树林也发来消息,说找到了几株母根幼苗,是之前遗漏的。

三天后,好消息接连传来——百年母根须根成功育苗,第一批新槐根长势良好;马库斯提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