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1天后就赶过来,举着发芽的耳柄喊:“是真的!这陶土完全合格,我现在就通知汉堡港取消滞留费,恢复订单!”
“还有更阴的!”赵琳打开施工记录,“启星计划在3天后,把咱们仓库里的山楂核全换成‘假炭核’——外表跟真的一样,烧出来全是灰渣!我已经把这些证据交给了国际环保机构,他们马上就会调查启星的‘林木破坏罪’!”
小糯米的“楂核鉴土小视频”在海外彻底沸腾,#小糯米的楂核小课堂话题登上120国热搜,350亿网友留言“支持中国非遗手作”。德国客户不仅撤销了“原料欺诈”的指控,还追加了12000套陶瓮订单,说“要把这‘会发芽的耳柄陶瓮’放进欧洲手作博物馆,让更多人看见中国传统手艺的力量!”
三天后,好消息像春潮一样涌来——启星的柿树林垄断因“涉嫌林木破坏”被国际机构查封,柿蒂供应恢复正常;土耳其矿源基地在国际援助下恢复原料供应,还联合15家新山楂林基地给基地供纯山楂核;山西染坊、河北竹编等6家品牌,发现启星的“标准绑定协议”暗藏“订单分成陷阱”(需给启星上交30%利润),愤怒撕毁协议,带着“启星威胁录音”回归;联盟成员共同发起“全球楂核鉴土联盟”,40家国际质检机构、20家环保组织主动加入,把山楂核枣叶鉴土法纳入“全球手作生态安全标准”,甚至有联合国非遗机构提出,要将这门传统鉴土技术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项目”。
基地的山楂林旁,热闹得像过春节。婆婆在教外国客户做山楂核炭,小糯米举着“楂核串珠陶瓮”教大家认纯陶土;张远在调试“楂核鉴土区块链系统”,每一份检测结果都上链存证,连土壤成分都能溯源;汉斯通过视频连线,在联合国非遗会议上展示山楂核鉴土法,笑着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手作的智慧——用最天然的原料,守最纯粹的品质,这才是真正的‘全球标准’!”;老秦被农户围着,听他讲“怎么用山楂核炭净化土壤、帮着救活其他枯萎的果树”。夕阳透过山楂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刚做好的鉴土液上,绛红的液体闪着山楂的光泽,暖得像婆婆冬天熬的山楂羹。
好景没持续多久。周五凌晨,林薇刚收到“全球楂核鉴土联盟”的首批1000吨山楂核订单,王大姐抱着山楂核样本冲进来,脸色惨白得像纸:“启星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山楂林基地!他们说明年起,非合作品牌山楂核价格涨至50倍,且仅限‘生态绑定客户’购买——还要签‘放弃传统鉴土法’的附加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