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缠满红绳的漆盒,打开盒盖,里面装着几十颗发黑的山楂核,还有本封面泛着油光的线装书——楂榴鉴土秘录,纸页边缘还沾着干枯的石榴皮碎屑,“这是你太奶奶1860年的手札!当年她在山楂核绝收的灾年里,就是用山楂核混石榴皮鉴土,比单一山楂核灵十倍!”
林薇赶紧接过手札,泛黄的纸页上用毛笔写着:“取霜降后老山楂核(树龄30年以上),阴干10天;石榴皮选霜打后的,煮汁过滤3次;按山楂核粉1份、石榴皮汁4份混合,纯陶土遇之显墨黑(含天然硒元素),含失效剂的显浅灰,含重金属的显朱红;若要净化,加石榴籽炭按1:3混合,静置15小时,失效剂会随炭沉淀”,落款日期是“1860年9月18日”,旁边画着山楂核研磨、石榴皮煮汁的示意图,连“石榴皮要带籽煮,籽里的炭化物才管用”都标得清清楚楚。
“你们看!”婆婆抓了点展会陶瓮的陶土,加了点楂榴混合液,原本灰白的液体瞬间变成墨黑,“这陶土是纯的!是启星在咱们的山楂核里加了‘隐性重金属剂’,单一鉴土法测不出来,楂榴混合液一测就显形!”
半小时后,基地的临时鉴土区挤满了人。婆婆的老邻居、学员的家人,甚至刚要签协议的山西染坊老板,都拿着山楂核和石榴皮做鉴土液。“林总,是我糊涂!”染坊老板举着显墨黑的纯陶土样本,眼眶通红,“启星给我的‘合格山楂核’,用楂榴混合液一测显浅灰,全是废核!”
婆婆坐在陶灶旁,教大家煮石榴皮汁:“按笔记来,石榴皮要带籽煮,火要小,煮到汁变稠像蜂蜜,这样才管用!”她的手被滚烫的陶锅烫出红泡,血珠滴在石榴皮汁里,小糯米赶紧跑过来,把自己画着山楂和石榴图案的创可贴贴在婆婆手上,还踮着脚帮着添石榴皮:“奶奶,我帮你加,楂榴宝宝会帮咱们的!”老人笑着把孩子抱到膝头,一起搅拌混合液,小糯米的小手沾了满手墨黑的液体,却举着陶片喊:“这个能过关!这个是纯的!”周围的人看了,都忍不住红了眼眶——这孩子的小手,又一次攥住了传承的命门。
就在这时,一辆深蓝色轿车停在基地门口,启星山楂林基地的核心技术员顾磊从车上下来,手里抱着个加密硬盘:“林总,我是顾磊!这是启星在山楂核里加隐性重金属剂的生产记录,还有他们买通博览会评委的录音!”他的手里攥着块用楂榴混合液检测过的山楂核,显的是浅灰,“我爷爷是做钧瓷的,去年因为用了启星的毒山楂核,鉴不出重金属,订单全毁,抑郁去世了我不能再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