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0章 消息传回大梁,朝堂震惊了(2)

该用恐吓的语气喝道:“那你呢,你怎么没有被带走?”

“军爷冤枉。”男子皱巴巴的脸,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是跛子。他们见我腿脚不便,才没有把我带走,我要是能好好走路,他们肯定也把我掳到河对岸去了。”

“将军大人,这是不是说明赵军被我们打怕了,捞一笔便走了?”有下属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吴起摇了摇头说道:“恰恰相反,我倒是觉得赵军并没有放弃要占据颖郡的目的。若真是要退兵的话,他们应该会选择屠城抢掠,那才是捞一笔就走的心态。”

“只掳走了青壮年男子,说明他们反而是想要积聚力量,要重整军备。现在经过晋阴一战之后,赵军对我们已经心生警惕,李幕善守,我们想要再这般建立奇功没那么容易了。”

“将军,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

“如果不出我所料,现在赵军已经退回河东,正在整顿大军。”吴起走到县衙的位置上,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先派斥候,调查一二,等探明敌军具体动向,我再做决定。”

“是,将军。”身旁禁军出生的将领立马答应了下来。

吴起接着说道:“眼下晋阴一战的军功还是没有兑现,今天就趁机发放掉吧。”

身边的将领一个个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晋阴一战,他们以少胜多,打得极为出色。

得到的军功几乎可以让全军都升一级,一些头目甚至可以连升三级。

等到的愿石、功法、银两都有不少。

让他们怎么能不激动?

他们这些士卒都是在刀口上舔血过生活,只注重于当下。

要是吴起迟迟不兑现军功的话,他们倒也不会多说什么,但是心中肯定会有些牢骚不满。

体现在战场上,战斗力会损失几成则不好说了。

实际上,不管赵军在不在河西,吴起都会在今天论功行赏,计算军功。

军功迟迟不兑现,士气衰退倒还不致命,要是下面人心中对实现的军功制产生了质疑,那才麻烦。

关于这点,早在今日的出发的时候,他已经早跟赵弘明沟通过。

等稍后一点时间,他做好准备,赵弘明便会亲押粮草和兵饷来此论功行赏。

同一时刻,远在五百里之外的大梁。

魏国皇宫,乾清宫。

建安皇帝赵佣煦得到了赵国李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