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6章 赵弘礼的谋略,辞官准允(3)

库中都搬空,接下来留在正一门的弟子想要愿石和各种丹药、钱财,就得通过教习魏武卒才能获得。

教得越卖力,得到回报就越多。

至于其他不在山门的弟子,正一门能给的资源就并不是很多,甚至几近没有。

从现在到明年正常缴纳的例钱的日子,还有差不多半年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这阳谋之下,也只能保证半年内不会引起大的风波,至于半年以后就不好说了。

听到赵弘明的一番解释之后,中书左丞洪道文已经彻底没有办法反驳。

他一直被正一门的实力和固有印象所影响,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破局,顿觉惭愧不已,白活了这么久。

“是微臣有眼无珠,竟不知殿下有如此的谋略。微臣差点误了殿下的大事,实乃有罪。”

中书左丞洪道文在众目睽睽之下,脱掉了自己官帽,放在了地上,语气坚决道说道:“臣自知无才,蒙圣上恩宠,得以任事。然臣身体欠安,恐难继续为朝廷效力,特此请辞。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然职责所在,难以回报。望殿下体恤,准臣归隐。臣定当勤修品德,以报殿下、陛下之恩。”

洪道文请辞了,异常的果断。

就在所有人以为赵弘明会有所挽留的时候,赵弘明只是略微沉吟了片刻之后,就答应了下来:“本宫体谅洪大人之苦衷,准你辞去职务,回归故里。愿你今后能修身养性,待将来用有之时,继续为大魏献力。”

“谢殿下。”

洪道文也并没有太多的犹豫之态,不像是装的,倒是让赵弘明有些意外。

见到这一幕,朝臣们纷纷心中不断思索揣摩,身为太子赵弘明的这一决策让他们意识到,接下来的魏国国策会有所变化。

眼前的这位太子赵弘明虽然年轻,但他的决断力却几乎与建安皇帝不相上下了。

赵弘明坐在龙椅旁,目光严肃地扫视着大殿下方说道:“众大臣,今日的朝会可有其他事宜?若没有其他事,今日早朝就到此结束。”

官员们齐刷刷地站起来,低着头,无人言语,默默地等待退朝的命令。

在赵弘明身边的高延士站出来高声喊道:“退朝!”

随着退朝的钟声响起,官员们纷纷行动起来,陆续离开朝堂。

他们神情严肃,有的快步走向宫外,有的则慢步跟在后面,还有的站在原地,低声交流着什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