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四十六 密语(二)(2)

中给我使绊子,这次曹建明的事,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做得还不够。”周闻瀚突然开口,“你不能只满足于整顿市场,必须尽快升官,最好能做到户部尚书的位置。只有手握实权,才能真正保护自己,挖出当年的真相。”

赵玉琸愣住:“户部尚书?刘大人说,户部尚书的职位已经空悬二十多年了,陛下当年因为上一任户部尚书贪墨军饷,株连了他三族,从此就不再任命这个职位,只让侍郎代管。并非我不愿争,只是这位置空悬二十余年,陛下心中必有芥蒂。”

“空悬不代表永远不设。”周闻瀚反驳道,“现在国家财政越来越紧张,处处都要用钱,陛下虽然还有忌惮,但他需要一个能替他管好钱袋子、又能帮他敛财的人。你整顿市场能增商税,懂商业运作能理财政,正好符合陛下的需求。只要你再做出些功绩,让陛下觉得离不开你,他就有可能重新设户部尚书,让你上任。”

赵玉琸指尖轻轻划过案上的文书边缘,抬头看向周闻瀚,语气带着几分审慎:“若想让他松口,光有整顿市场的小功不够,得有能摆在台面上的大功绩,更要让他彻底放下对我的疑虑——可陛下连我的身世都在查,这份信任,哪是轻易能得的?”

周闻瀚闻言,走到案前:“你说得没错,陛下的信任从来不是凭空给的。但你也不必急,眼下就有个攒功绩的机会。你上任后商税增收两成,这是实打实的政绩,只要把这政绩和朝廷急需解决的事绑在一起,就能让陛下对你刮目相看。”

“我也是这么想的。”赵玉琸眼中多了几分光亮,往前倾了倾身,“这段时间我查过账目,市场效率提上来后,每月多收的商税足有五千两。陇中今年又逢大旱,百姓们连饮水都成问题,此次赈灾也是治标不治本。我想请堂兄在陛下面前替我谏言,就说用新增的商税兴修陇中水利,既能解百姓之困,又能让商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堵住那些说我‘苛政敛财’的嘴。”

周闻瀚却没有立刻应下,眉头微蹙:“这事我不是没想过,只是有顾虑。陇中虽旱,但刚拨过赈灾款,现在又要申请修水利,朝中难免有人说你‘偏爱乡梓’,借机给自己捞名声。而且,户部掌管国库,你刚管市场就插手财政用途,容易让陛下觉得你野心太急。”

这话让赵玉琸冷静了下来,他确实没考虑到“越权”的嫌疑,正想开口再说,一旁的杨瑛却轻轻敲了敲拐杖,开口道:“闻瀚,你这顾虑太多了。老身前几日听西域来的商队说,陇中已经有百姓逃去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