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与李诚一路疾驰,不敢有丝毫耽搁。他们沿着官道南下,白天骑马赶路,夜晚则在驿站歇息,换下疲惫的马匹。沿途的州府官员,见他们持有联盟铜印与朝廷路引,虽态度冷淡,却也不敢过多刁难,只是偶尔会旁敲侧击地询问江南的抗金形势,言语中多有担忧与退缩,显然也受了朝廷议和论调的影响。
这日,他们抵达平江府(今苏州)。平江府知府王渊是秦桧的门生,听闻他们是江南抗金联盟派来的求援使者,立刻派人将他们请到府衙。王渊坐在堂上,端着茶杯,眼神轻蔑地打量着苏云与李诚:“你们联盟不过是一群草莽义军,也敢向朝廷求援?陛下日理万机,岂会为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浪费兵力与粮草?依本府看,你们不如趁早向大金议和,还能保江南百姓一命。”
苏云闻言,立刻反驳:“大人此言差矣!我联盟将士虽多为百姓,却个个心怀家国,愿为抗金抛头颅、洒热血!去年常州之战,我联盟以五千兵力,抵挡住金兵三万大军,烧毁其粮草,迫使完颜兀术撤军,何来‘乌合之众’一说?如今金兵虎视眈眈,江南若失,临安便唇亡齿寒,大人难道不知其中利害?”
王渊被怼得脸色涨红,却依旧固执:“休要狡辩!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岂容你们这些草莽置喙?今日本府就把话撂在这里,你们的求援,绝无可能成功!识相的,就赶紧回江南,乖乖向大金议和,免得自取灭亡!”
李诚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语气缓和却带着坚定:“大人,江南百姓已受够金兵的迫害,若朝廷不出兵支援,江南沦陷,百姓们定会心寒。我等此次前来,并非为联盟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宋的河山,为了天下的百姓。还请大人以国事为重,莫要再阻挠我等前往临安。”
王渊见两人态度坚决,知道无法轻易打发,便借口“需向上级禀报”,将他们软禁在府衙的客房内,不准他们继续南下。苏云与李诚心中焦急,却也知道硬闯无用,只能暗中观察,寻找脱身的机会。
当晚,一名老衙役悄悄来到客房,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更时分,后门脱身,已有快马备好”。苏云与李诚又惊又喜,追问老衙役为何要帮他们。老衙役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悲痛:“我儿子去年在建康城被金兵杀害,我恨金兵,也恨那些主张议和的官员!你们是为了抗金求援,我不能让你们被困在这里!你们快走,莫要连累我!”
三更时分,苏云与李诚按照老衙役的指示,从府衙后门悄悄脱身,骑上早已备好的快马,朝着临安的方向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