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62. 选中宣城定目标(1)

秋末的江南,连日阴雨将天地染成一片濛濛的灰。赵玥身披蓑衣,站在天目山主峰的瞭望台上,手中的望远镜缓缓扫过东南方向的群山——自从率领联盟与百姓撤离常州,在天目山暂驻已有月余,山中虽能暂避锋芒,却也面临着粮草难继、冬季御寒物资匮乏的困境。她知道,天目山终究只是权宜之计,要想长期抗金,必须找到一处兼具地势之险、物产之丰与战略之要的根据地,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殿下,这是苏云从临安、建康、宣城三地传回的勘察报告。”身后的李诚撑着油纸伞,将三份装订整齐的文书递上,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小的水花,“临安靠近朝廷中枢,张俊的禁军仍在周边布防,且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建康城虽曾是江南重镇,却因金兵屠城后残破不堪,且临近长江,易遭金兵水师突袭;唯有宣城,地处皖南山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既有山地屏障,又有平原产粮,是三地中最适合建立根据地的地方。”

赵玥接过文书,指尖在“宣城”二字上轻轻停顿。她对这座城池早有耳闻——宣城自古便是江南粮仓,境内有敬亭山、柏枧山环绕,水阳江穿城而过,既得山水之险,又享舟楫之利。只是此前金兵曾短暂占领此地,不知如今城池与百姓的状况如何。

“传我命令,即刻召集核心将领,议事堂议事。”赵玥收起望远镜,蓑衣下摆的水珠顺着台阶流淌,她的眼神已多了几分笃定——宣城,或许就是联盟抗金的新希望。

半个时辰后,天目山临时议事堂内,烛火在穿堂风中东倒西歪,将领们围坐在粗糙的木桌旁,手中传阅着宣城的勘察报告。陈烈手指着舆图上宣城的位置,语气中难掩兴奋:“诸位请看,宣城西北有敬亭山为屏障,东南有柏枧山阻断通路,水阳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既能作为天然护城河,又能通航运输粮草。更重要的是,宣城周边有数十万亩良田,若是能掌控此地,咱们再也不用为粮草发愁!”

周峰却微微皱眉,指尖点在舆图上标注“金兵据点”的位置:“可勘察报告上说,金兵在宣城城郊仍有两处据点,各驻兵五百,且水阳江下游的芜湖,还有金兵水师的小型船队。咱们若要取宣城,必须先清除这些威胁,否则就算占领城池,也会陷入金兵的两面夹击。”

“这有何难!”王虎猛地一拍桌子,腰间的佩刀震得发出轻响,“金兵据点兵力薄弱,咱们只需派一支精锐夜袭,定能一举拔除;至于芜湖的水师,咱们有江阴水军的底子,再利用水阳江的狭窄水道设伏,定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