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62. 选中宣城定目标(4)

要做。

次日清晨,赵玥在宣城县衙召开会议,正式宣布将宣城作为江南抗金联盟的根据地,并制定了三项核心目标:

1.稳固防御,肃清威胁:在宣城周边的敬亭山、柏枧山等险要位置修建防御工事,设置哨卡与烽火台;同时派部队清除宣城周边残留的金兵据点,确保根据地的安全。

2.恢复生产,保障民生:组织士兵与百姓开垦荒地,修复水利设施,确保粮食丰收;开设铁匠铺、木匠铺等手工业作坊,制造武器与生产工具;建立医馆与学堂,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与教育机会,让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3.扩充兵力,积蓄力量:在宣城及周边州县招募新兵,对新兵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同时联络江南各地的抗金义军,邀请他们加入联盟,壮大抗金力量,为日后反攻金兵、收复失地做准备。

会议结束后,各将领立刻按照部署行动:陈烈率领部队前往敬亭山修建防御工事;周峰负责招募新兵与训练;陈奎与徐老先生一起组织百姓开垦荒地、修复水利;吴涛则率领水军驻守水阳江码头,保障水上运输线的安全。

百姓们的积极性极高,纷纷主动参与到根据地的建设中——年轻力壮的男子加入军队或参与修建工事,妇女们则负责缝制衣物、照顾伤员,老人与孩子们也力所能及地帮忙搬运物资。宣城城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曾经因金兵占领而笼罩的阴霾,渐渐被抗金的希望与重建的热情所取代。

一个月后,宣城根据地的建设初见成效:敬亭山、柏枧山的防御工事已基本完工,共设置哨卡二十余处、烽火台十座,配备滚石、擂木、火油等防御物资;城外开垦荒地万亩,种植的冬小麦已冒出嫩芽,预计来年春天便可收获;招募新兵三千余人,经过初步训练,已具备基本的作战能力;水阳江码头恢复通航,每日有数十艘商船往来,为根据地带来了急需的盐、铁等物资。

更令人振奋的是,江南各地的抗金义军得知宣城根据地建立的消息后,纷纷派人前来联络,表达了加入联盟的意愿。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徽州义军、池州义军,各有兵力千余人,他们的加入,让联盟的总兵力达到了八千余人,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站在宣城县衙的屋顶,赵玥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满是坚定。她从怀中掏出父皇的白玉佩,轻轻贴在胸前,月光洒在玉佩上,泛着温润的光泽。

“父皇,母后,女儿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根据地,江南抗金的火种,在这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