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四年十月初一,落雁坡的洪水尚未完全退去,浑浊的泥水在洼地中积成一个个浅滩,浸泡着金军遗留的铠甲碎片与战马残骸。赵玥站在坡顶的高地上,望着远处泗州方向的烟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长剑的剑柄——完颜烈虽带着三千残兵逃走,但其泗州大营中仍有粮草与留守士兵,若不趁胜追击,待他重整旗鼓,必会卷土重来。
“郡主,斥候回报,泗州金军大营仅剩五千留守士兵,且军心涣散,不少人因落雁坡惨败而心生退意。”暗卫“墨”悄然出现在赵玥身后,声音压低,“营中粮草多囤积在西侧粮仓,守卫兵力不足千人。”
赵玥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转身看向身后的禁军将领:“李山、周平,你们各率一千精锐骑兵,分别从泗州大营的东门与北门发起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我亲率五百‘死士营’,从西侧的芦苇荡绕后,直取粮仓——只要烧毁粮草,金军便无再战之力,完颜烈必然被迫撤军。”
“郡主,此去凶险,‘死士营’人数太少,不如再增派些兵力?”李山面露担忧,五百人突袭五千人驻守的大营,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
“人多反而容易暴露行踪。”赵玥摇头,语气坚定,“‘死士营’都是经受过严格训练的精锐,擅长夜袭与近战,足以完成任务。你们只需记住,佯攻要‘猛’,让金军误以为我们要全力攻城,无暇顾及西侧粮仓。”
将领们不再多言,立刻分头集结兵力。当日深夜,月色被乌云遮蔽,泗州城外一片漆黑,只有金军大营中的火把偶尔闪烁,映出巡逻士兵的身影。
李山与周平率领的骑兵率先行动。东门方向,宋军骑兵举着火把,呐喊着冲向营门,手中的长枪撞击营栅,发出“砰砰”的巨响;北门的骑兵则射出密集的火箭,营门两侧的帐篷瞬间燃起火焰,浓烟滚滚,将夜空染成暗红色。
“宋军来袭!快起来抵抗!”金军大营内顿时一片混乱,留守将领完颜兀术匆忙披甲上阵,将大部分兵力调往东门与北门,全力抵御宋军的“猛攻”,西侧粮仓的守卫果然被抽调大半,仅剩三百老弱残兵。
此时,赵玥率领的五百“死士营”已借着芦苇荡的掩护,悄悄摸到了西侧粮仓附近。她抬手示意士兵们停下,从怀中掏出夜视用的“磷石”,微弱的绿光映出粮仓周围的布防——三道木栅围着粮仓,每道木栅旁有十名士兵值守,粮仓门口则有五十名士兵手持弯刀,警惕地盯着四周。
“第一队,随我突破木栅;第二队,负责解决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