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99. 联南宋守军默契(3)

后,刘光世设宴款待赵玥。席间,他举起酒杯,语气真诚:“赵防御使,此前刘某多有怠慢,还望海涵。如今看来,你确有抗金之才,且心怀大宋,刘某愿与你同心协力,共守江南。”

赵玥举杯回敬,笑容坚定:“刘统制官客气了。抗金非一人一州之事,需天下有志之士共同努力。只要我们能放下猜忌,携手合作,必能击退金军,保住大宋江山。”

此次和州之行的成功,为宣城与周边南宋守军建立默契打开了突破口。赵玥趁热打铁,派遣苏文、李山等人,分别前往滁州、庐州、扬州等地,与当地守军统领洽谈抗金互助事宜。

前往滁州的苏文,面对的是统领官王德——此人性格豪爽,却因曾与地方军队发生过摩擦,对宣城军队心存戒备。苏文抵达滁州后,并未急于谈合作,而是先向王德展示了宣城抗金的战绩:从落雁坡水淹金军,到夜袭泗州粮仓,再到收复三县,每一场战役的细节都详细阐述,还带来了缴获的金军武器作为证据。

“王统领,”苏文指着一把金军弯刀,语气诚恳,“宣城军队虽为地方武装,却一心抗金,从未有过割据之心。如今金军对江南虎视眈眈,滁州与宣城同为抗金前线,若能达成默契,不仅能互相支援,还能减少内部摩擦,这对双方都有利。”

王德看着弯刀,又想起此前听闻的宣城战绩,心中的戒备渐渐消除。“苏先生所言极是,”他爽快地说道,“我滁州守军愿与宣城达成互助协议,若金军来犯,只要宣城需要,我必出兵支援!”

前往庐州的李山,则遇到了另一番挑战——庐州统领官郦琼倾向于议和,对与宣城合作兴趣不大。李山抵达庐州后,郦琼不仅拒绝见面,还下令禁止李山进入军营。

李山并未气馁,而是在庐州城内四处走访,向百姓与士兵讲述宣城抗金的故事,展示宣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他还特意找到庐州的几名老兵,这些老兵曾参与过靖康之变,对金军恨之入骨。李山对他们说:“如今宣城已做好抗金准备,若庐州能与我们合作,一旦金军来犯,我们可共同抵御,不让庐州百姓再遭战火之苦。若继续观望,金军一旦突破宣城,庐州便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老兵们被李山的话打动,纷纷前往军营,劝说郦琼与宣城合作。郦琼见民心所向,又担心若金军来犯,庐州孤立无援,最终同意与宣城签订互助协议,虽未承诺主动出兵支援,却答应“若宣城遭金军大规模进攻,庐州将开放粮仓,提供粮草支援”。

扬州的洽谈则相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