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3章 章恒的死亡时间的推断(5000字)(1)

章恒之所以坚持要亲自检视这些物证,自然有他的深意。

这段时间以来,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系统性地啃读了大量刑侦、法医学、痕迹鉴定等方面的专业著作。

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他的知识储备早已远超普通刑警,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他自信不会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专家逊色多少。

此刻,他心中最大的疑团,便是法医初步推断的死亡时间——1年以上,10年以内。

这个时间范围过于宽泛,且与部分物证状态存在明显矛盾。

章恒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连死亡时间这个最基础的坐标都出现了偏差,那么整个侦查方向就如同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偏离了正确的航道,案子陷入困境、久侦不破,也就成了必然。

在邓磊的亲自陪同下,章恒走进了分局技术中队那间灯火通明、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特殊化学试剂气味的物证室。

冰冷的不锈钢解剖台上,死者的骸骨被按照人体结构小心翼翼地拼接起来,森白的骨骼在无影灯下泛着令人心悸的光泽。

旁边的物证台上,则整齐摆放着那些从渔网中清理出来的衣物——一件颜色晦暗的深色外套,一条质地普通的化纤长裤,以及那件手织的、款式陈旧且已严重变形的毛衣毛裤。

完全白骨化的骸骨,与相对完整的衣物

这组并置在一起的物证,构成了一种极其诡异、甚至可以说是违背常理的视觉冲击和逻辑矛盾。

为什么在湖水这种复杂环境中,软组织早已消融殆尽,而这些本该更容易腐败的织物,却能大体保持其形态?

为什么会这样?

章恒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扫过骸骨的每一寸,尤其是关节连接处、骨骼表面可能存在的微小痕迹,然后又聚焦在那堆衣物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磨损的边缘、污渍的形态、织物的纹理、甚至线头的走向。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整个人的气场瞬间变得沉静而专注。

他示意旁边的技术人员递过来一个高倍放大镜和一支强光勘查手电。

于是,在众人无声的注视下,章恒一手持着冰冷的手电,调整着光束的角度,让光线以最刁钻的方式掠过骨骼表面和衣物纤维;另一只手稳稳地举着放大镜,镜片后的双眼锐利如鹰隼,仿佛要穿透时间的尘埃,读取那些被遗忘的信息。

他时而俯身贴近,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