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要查得清清楚楚,一个都不能少。
可是,如果如果这35人里也没有凶手呢?
章恒强迫自己思考这个最坏的结果,到时候,线索似乎就完全断了。
难道凶手能飞天遁地不成?难道自己的“本地人作案”、“五公里范围”、“顾姓家族关联”这一系列核心判断,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不!他迅速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省厅那份权威的dna家族关联分析,一定有什么地方被忽略了,有什么盲区隐藏在了看似严密的调查网络之下。
一杯热茶喝完,他的思维也渐渐清晰起来,几种之前被忽略的可能性,如同沉在水底的石头,被他一一打捞上来:
改姓!这是最大的可能性。
比如,顾姓男子入赘女方,子女随母姓,或者本人干脆改随妻姓;或者因为家族内部过继、收养等原因,从小就跟了别姓;甚至可能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如躲避仇家、个人意愿等)主动更改了姓氏。
还有就是非婚生子女私生子,这类人员可能户籍登记不规范,或者根本未登记在顾姓之下,但其生物学父亲属于顾姓家族。
户籍登记错误或遗漏,虽然可能性较小,但不能完全排除早期户籍管理不严格,造成的漏登、错登。
双管齐下!
章恒瞬间做出了决定。
一方面,对那35名在外人员的追踪采样必须严格执行,这是程序正义和排除法的要求。
另一方面,必须立刻启动对以上几种可能性的平行调查!尤其是“改姓”这一块,工作量巨大,但很可能就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他看了看时间,距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与其坐在办公室里干等外地组的消息,不如立刻行动起来。
对“改姓”人员的摸排,需要大量的走访和查阅旧档案,这工作同样刻不容缓。
“走,我们出去一趟!”章恒站起身,拿起外套,对办公室外的邓飞亮和周康招呼道。
他决定亲自带队,先去案发地核心区域的几个村子跑一趟,找村里的老人、干部聊一聊,看看能不能挖掘出关于顾姓人员外流或改姓的陈年旧事。
三人快步下楼。刚走到一楼大厅,章恒的脚步却微微一顿,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复杂的弧度,那弧度里带着三分嘲弄,七分冷意。
世界上的事,有时就是这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