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七年,平阳公主十岁那年生了一场怪病,宫廷御医皆束手无策,宪宗皇帝便广招天下名医,依旧不曾治愈。”
“遂请天师入宫做法,天师言,公主身染邪祟,需得有德行高洁,佛法精深之高僧随身护卫,以无上禅心为其驱厄度难。”
“当时名声最盛的,是汴州大相国寺的会觉。他年方二十出头,已是宝相庄严,眉目清朗如静湖映月,行止间自有檀香拂动,令人见之忘俗。”
“会觉奉旨入宫,成为平阳公主的伴读高僧,每日早晚为公主诵经驱邪,参禅念佛。”
“说来也奇,不出月余,公主竟真的痊愈康复。平阳公主醒转后,便对这位年轻高僧生了深深依赖。”
“会觉出宫施粥布施,她便跟着在一旁,帮会觉量体裁衣,亲手缝制僧袍。偶尔也会调皮,在他化缘的钵盂中,悄悄放下一颗颗殷红的相思豆,仰着脸对他笑道:“阿觉,待我长大,定要为你种满一院子的红豆。”
“她到哪儿都跟着他,如影随形。皇帝见了,也只作不见。一来公主是会觉救回来的,二来这会觉不仅心性高洁,武艺更是精才绝伦,有他护着,皇帝反倒放心。”
“这一跟,便是六年。”
“此时国运衰微,内忧外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为稳住一方强藩,平阳公主被迫远嫁和亲。出嫁前夜,平阳公主将一枚亲手磨制的红豆骰子,赠予会觉。”
“她说道: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会觉紧攥着那枚骰子,立于城门之上,目送那和亲仪仗在风沙中渐行渐远,直至化作天边一缕孤烟。三日后,驿马飞驰传来噩耗,公主于途中自尽身亡,随噩耗一同送到的,还有一封公主的绝笔:出嫁前夜,妾身已属君。夫君,来世再续前缘。”
原来那六年的朝夕相处,会觉情根早已深种,只是会觉自己不愿承认,不敢面对。就在公主出嫁前夜,她用了迷香,与他有了夫妻之实。得知公主死讯,会觉一夜白头。”
“他当即发誓,此生不再踏足红尘半步,远避汴州,只身前往西南峨眉山,创立菩提院,因感念女子修行之艰,他于禅院东侧另辟静院,收容有向佛之心的女子,授武学与禅理,与西侧僧院同气连枝。此举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却也开创了菩提院亦刚亦柔,兼容并蓄的独特宗风。”
“据说,在他圆寂坐化,焚出舍利之前,将这枚红豆骰子,连同那无尽的相思,一同封入了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