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2章 出发,第一站涟水(2)

工具人给他返利,他也没必要担心自己会饿着肚子,就算到了年底回来食物也不一定吃的完。

傍晚前,曹安民一路没有停留,相继穿过益林公社、板湖公社、陈集等6个公社一路向北到了涟水县的边界。

这六个公社他前段时间都来过了,倒也没有停留。

羊寨公社,曹安民看着刚修建好的灌溉总渠有些愣神。

这条平均百米宽的人工渠自西向东一眼看不到头,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白色大字映在曹安民的眼帘。

这里是几年前就正式完工投入使用的苏北灌溉总渠,上个月包括硕集公社在内数十万人修建的是旁边的一条分渠,现在还未正式通水。

站在石桥边上,看着来往的人和巡逻民兵,曹安民丢了烟头也往桥对岸骑去。

过了这座桥就是淮安专区的涟水县了,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必须尽快赶路找个招待所住下了。

“同志,请出示证件,”桥边一队民兵早就注意到骑着三轮车的曹安民了,看他要过桥为首的人也是上前检查。

“好的,”曹安民掏出介绍信和自己业务员的证明递给他。

“你是阜宁县的人来我们涟水做什么?”仔细看了下证明和介绍信,章印齐全,他把东西归还然后询问道。

“我是我们硕集公社振兴厂的业务员,这次就是一路北上给咱们厂拉采购订单,”曹安民笑了笑,指了指后面的煤炉和十几块堆在一起的蜂窝煤。

“嗯,”

“多谢配合,一路注意安全!”

那男子也是好奇煤块能做的这么精致,不过这不是他管的事情,对着身后的人打了招呼就放行了。

“谢谢,”曹安民客气的回应,骑着车过桥。

唐集公社与阜宁羊寨公社只隔了一条渠。

天色渐暗,曹安民问了两次路,在天彻底黑之前总算在镇里住上了招待所。

这一路他能明显发现唐集公社的人过得不如硕集公社,

人口和面积比硕集公社强,但是路过沈、周两个生产队时,田边忙碌的村民就没有一件衣服少于数十个补丁的。

衣服裤子要么大要么小,这一路他连小孩都没看见几个。

招待所没有灯,不过会提供煤油灯。

曹安民也没有在招待所用餐,也没有出门,煤油灯昏暗的光亮下,曹安民拿着草纸擦了擦手把蟹壳收进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