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前传第一章:小城春秋、三教九流(2)

铁桥下轰响异国河流

车厢中

穿梭行骗的声音

角落里

伺机暴力的凶器

这类年代

灯光最辉煌的阴谋

一块神秘伤痕

使右胸叶隐隐作疼

眼神机警

默默吃掉

左肩蓝色兜内

那枚珍藏多年的

因为文笔好,我和宋辞在报社共同享有一项专权即文艺界的明星专访几乎被我俩垄断。但漂亮的女明星我都不染指如“女儿国的国王”大美人朱琳和孔雀般秀丽灵慧的黄梅莹,因为只有他才能写出那种情书式的花式专访。而我则写的都是“邓世昌”李默然、“民歌王”郭颂和“蒙古摇滚歌手”腾格尔等大老爷们。

所以虽然偏于一隅边城,但我在诗歌的王国仍可以说做到了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始终站在现代诗的潮头之上。尤其通过徐敬亚的深圳青年报、宗仁发的关东文学、作家和严力的纽约一行等先锋诗歌的公开堡垒更是建立了一个庞大而联通的非主流诗歌联盟和诗友网络。正如后来广为流传的一则趣闻形象地说明了那时的诗歌江湖:有人冒充诗人丁当周游全国,各地诗友酒肉接待还提供免费住宿。后有人不经意向丁当查询才知此乃乌龙也。

其实在新闻和先锋诗歌之外,我的业余时间和现实生活亦是丰富多彩、混乱不堪的。一是和宋辞联袂把小城的一帮画家、摄影家和媒体人串拢在一起成立了“局外人文化俱乐部”,每个人都起了个搞笑的二字头绰号如“二魔怔油画家王闻江、二傻子本人也、二欠蹬诗人宋辞、二木头摄影家张小雨、二娘们导演冯果文、二苶(nie)子国画家魏惠君、二提溜小说爱好者纪滨和二彪子记者高枫等(后来有微信了,我还专门建了一个“老二”群),几乎整日打成一片,喝酒、谈艺术、游玩、泡妞,并去大专院校和群众艺术馆搞各类哗众取宠和惊世骇俗的讲座如“性与生命及文化“等。搞得如醉如痴、昏天黑地,在小城花河掀起一阵阵涟漪和风波难怪上海的前卫诗人孟俊良来花河旅行时都惊呼小城文艺不亦乐乎!

犹为奇葩的是我与绰号“二魔怔”的油画家王闻江更是双双披肩长发,穿着形同乞丐服,整天招摇过市,特别是出没于雨后春笋般的各类舞厅,跳我俩自创的“抽筋舞”,直到接近窒息昏厥为止,引发现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