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进步的),在新时代的广阔背景下,中国当代诗找到了它的参照系(西方现代诗),并建立了自己坐标系。完成了对纵的继承和横的移植。使东西方文化绝妙地交融了。出现空前绝后的繁菜。因此说第三代诗最具整体性。
第三代人尽管可以分为流派,但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脚下的斑马线是一样的。他们的诗有同步性。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下。也许感受和体验不同,但诗的美学狐步和哲学缠绕是划一的。他们都对东方文化抱有极大的自信。都认为在西欧和拉美文学使世界文化发生二次重大倾斜后的今天,全人类的目光正在东移。世界文化的再次复兴注定是在神秘的东方在太平洋碧涛冲刷的西海岸一—在古老的中国。在这场文艺复兴运动中,第三代人(第二次浪潮诗歌)必将是潮头(诗歌作为文化潮头这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了的)。他们是幸运的,但愿他们不辜负这种幸运一一让我们拭日以待吧!
1987年:第三代诗概观
(先后刊载于关东文学和诗歌报,并被菲律宾世界日报转载)
第三代做为朦眬诗后又一茬更年轻的诗人的称谓己得到普遍认同。并以其先锋性和实验性外化成一种反讽色彩。
目前流转较广的一种“代分法”来源干四川的现代诗一九八四一一
随共和国的旗帜升起的为第一代
十年铸造了第二代
在大时代的广阔背景上诞生
了我们一一第三代!
但我的艺术知觉是不赞同的。四川朋友的分法很清楚是以政治背景为参照以社会意义为依据的,这不符合艺术规律的。而且他们所说的代也不是现代派的范畴,有悖于他们的本意。所以对现代派诗歌我提出如下的代分法一一
第一代人: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李金发、朱湘、徐志摩、戴望舒,卡之琳等人。他们的努力基本与西方现代主义共时,但由于白话交尚未成熟,他们的作品还只能说是一种现代萌芽。
第二代人:七十一一八十年代的朦胧诗人们。这里我要冷酷地把舒婷取出去,本质上她还是一位浪漫主义的抒情诗人。(这种说法并不担害她的名誉和她诗的魅力)至于杨炼,我对他的巨大建筑十分敬畏。我真心实意地为他累得慌!
。他不应该抢文化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饭碗啊!我不否认他的学术价值,但从现代意识和诗的特性角度,我对他的寻根劳动坚决不敢苟同。残忍说,这批所谓的现代诗人也不是真格的现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