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人生的本质就是惶惑:王小妮诗歌世界解析(2)

很脆弱的动物。变故可能导致精神上甚至肉体上的死亡。然而女性的神经之网是纤细而柔韧的。诗人是神经质的,一种半呆半痴的表象。诗人已经魂不附体了,常常是躯体戳在人间,尚有余温,而精气早飞升天外了。

王小妮的茫然,是一种全方位高层次的茫然。是杰出的诗人必然的过程和结局。呜乎!瞳孔扩张,目光四散,遁入空门最好,遁入空门最好。

但愿,“诗人是醒着做梦,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是他找得到从想象世界回来的道路”。

我觉得“崛起诗群”那帮人,只有王小妮露出了超越的端倪。(即便是舒婷的“电视诗”也是失败的,是平常之作)。王小妮的近作笔笔皆是人生极致悲剧氛围。针灸一般,专找穴位,细细地凉凉

捻将进去。随手拈来,随便的完整,淡泊的奇诞。炉火纯青,大智若拙。

且看这些绵长而迷乱的题目吧:

鸟所炮出来的巨型悲剧

曾经有人试图追寻什么来路

我会见世界,只想证实他惯于一个人一幅照片所带来的绵无际的麻烦

一瓶雀巢咖啡帮我浪迹黑夜

在错杂的路口,遇见一个错杂的路人

诸此类别具一格。

对于女诗人王小妮的近我想借用一位著名小说家的来概括:人生的本质就是惶惑。

一九八六年五月于黑龙江

二.王小妮诗歌世界解析

一一评王小妮诗集我悠悠的世界

原载诗潮1990年第2期

1988年1月至8月,王小妮写出了她十分重要的一部诗集我悠悠的世界(油印)。这部由四十多首诗组成的诗集,是她最终由朦胧诗人升华为纯粹的现代诗人的标志。她创造了只属于她自己的、另一个完整的世界。

一、玉小妮自画像

在王小妮编织的诗歌世界里,她以两类形象面向自我,面向人们。

(一)旁观者

“可能这个世界只是安排我来注视的。”

最初,这种尴尬的身份或许并不是王小妮自愿选择的,而是外面那个冷漠的、缺少人道主义的世界胁迫出来的。随着外面那个虚无世界的日益物化,王小妮仿佛也甘心如此的地位,并自以为傲了。

(二)自乱者

“没人知道我坐我站都是一样乱我是一个自乱者。”当王小妮长期沉溺于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