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房地产:拖垮G D P和家庭资产的最后稻草!(2)

.3%,其中42%的家庭拥有多套住房。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三年的深度调整后,多套房家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房子不再是简单的“资产“,而成了部分家庭的“负担“。

曾几何时,买房是国人共识的最佳投资方式。一套房子,十年翻三倍的神话比比皆是。2023年初,全国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增长还保持在7.8%。然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已跌至-2.1%。房子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多套房家庭面临的困境日益明显。

持有成本上升是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难题。2025年初,全国平均物业费已达每平方米5.3元月,比2023年增长了18.7%。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物业费甚至高达8元平方米。一个100平米的房子,每月仅物业费就要500元以上。再加上房屋维修基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费用,持有一套闲置房产的年均成本已超过2万元。一位北京的李先生告诉我:“我在郊区的那套房子已经两年没租出去了,每年光付物业费和贷款利息就要掏3万多,简直是在烧钱。“

资产贬值风险成为第二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2025年4月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全国有27%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已连续8个季度下跌,累计跌幅超过18%。人口持续流出的中小城市,房价下跌趋势更为明显。山东一个地级市的张女士无奈地说:“五年前投资的房子,现在想卖掉连首付都回不来,只能硬撑着。“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同比下滑12.3%,市场预期继续恶化。房子不仅不升值,还可能成为“贬值资产“。

流动性差异化是第三个逐渐凸显的困扰。房地产市场已明显分化,优质区域的好房子依然有人问津,而普通地段的普通房子可能几个月挂牌都无人问津。

2025年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二手房平均成交周期为47天,而三四线城市这一数字已延长至196天,几乎翻了四倍。一位在珠三角从事房产中介十年的王经理表示:“现在客户都很挑剔,位置不好、楼层不佳的房子,价格再低也没人要,有些房子已经挂了一年多了。“

税收成本增加是第四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2024年下半年开始,多地陆续出台了房产税试点方案,2025年已有8个省份的12个城市开始实施差别化房产税政策。家庭拥有的第二套住房起征点普遍设定在90平方米,税率为房产评估价值的0.5%-1.2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