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九章:东征序曲(2)

个人的动作。

“排长,听说惠州城墙又高又厚,还有护城河,咱们能打进去吗?”一次演练间隙,李阿仔凑过来,小声问道,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忧虑。不仅是他,许多新兵眼神里都藏着同样的不安。

谢文渊没有用空泛的大道理回答。他拍了拍李阿仔的肩膀,指着远处他们正在模拟攻击的一个土坡,沉声道:“阿仔,你看那个坡,看似难爬,但只要找对路子,一步一步,总能上去。惠州城也一样!它再坚固,也有弱点!我们革命军,靠的不是蛮力,是脑子,是勇气,更是咱们为啥而战的这股心气儿!想想石滩,咱们不也打下来了?”

他又看向围拢过来的士兵们,声音提高了一些:“弟兄们!我知道大家心里打鼓!我也打鼓!但怕没用!陈炯明的兵,欺压百姓,抽丁拉夫,无恶不作!咱们身后,是广州,是千千万万指望咱们打出一个太平世道的父老乡亲!这一仗,不是为了别人,就是为了咱们自己,为了咱们的爹娘姐妹将来能挺直腰杆过日子!想想你们受过的苦,还能让那些欺压咱们的人继续嚣张下去吗?”

“不能!”赵铁柱第一个低吼出来,眼睛瞪得溜圆。

“不能!”更多的声音跟着响起,虽然参差不齐,却带着一股被点燃的愤恨。

“对!不能!”谢文渊斩钉截铁,“所以,子弹上膛,手榴弹握紧,跟着我,到时候,咱们二排,一定要第一个把旗子插上惠州城头!有没有信心?”

“有!”这一次的回应,整齐划一,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除了军事准备,政治动员也达到了顶点。政治工作人员深入到每一个连队,反复宣讲东征的意义,揭露陈炯明背叛革命、祸害地方的罪行,激发官兵的阶级仇恨和革命热情。“打倒陈炯明,巩固革命根据地!”“为工农民众而战!”的标语贴满了营区。一种同仇敌忾、士气如虹的气氛,在部队中弥漫开来。

二月下旬,开拔的命令终于下达。教导一团作为东征先头部队,率先离开广州,沿广九铁路向东开进。站台上挤满了欢送的民众和学生,彩旗挥舞,口号震天。火车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声中,喷吐着浓烟,缓缓启动。

谢文渊站在闷罐车厢的门口,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心中五味杂陈。广州,这座给予他新生、又即将被他远离的城市,在视线中渐渐模糊。前方,是陌生的东江流域,是严阵以待的敌人,是未知的命运。他下意识地摸了胸前,那里,毕业证书和用油布包裹的徽墨、砚台紧贴着身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