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武昌城下(2)

设防的城池面前,单纯依靠士兵的勇敢冲锋,无异于自杀。必须要有更好的办法!

他回想起在黄埔军校时,教官曾讲过古代战争中“穴地攻城”的战术,即挖掘地道至城墙下方,然后爆破。虽然方法古老,但在缺乏重火力的当下,或许是打破僵局的一线希望。武昌城外多湖泊水网,土质如何?地下水情况怎样?城墙基础有多深?这些都需要详细的侦察和计算。

“我要见师长!我要见团长!”他对着医生和护士反复要求,声音因焦急而嘶哑。

“谢营长,您现在的身体状况,绝对不能离开医院!上级长官也都在前线指挥,不可能来见您啊!”医生无奈地劝阻。

就在谢文渊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病房门口——是王启明!他所在的部队也参加了对武昌的攻击,他本人因指挥部队攻打通湘门时负了轻伤,前来医院包扎。

故友在如此情境下重逢,两人都感慨万千。王启明看到谢文渊苍白憔悴、重伤卧床的模样,更是唏嘘不已。

“文渊!你怎么伤成这样?!”王启明坐在床边,关切地问道。

“别提了启明,前线情况到底如何?快跟我说说!”谢文渊紧紧抓住王启明的手,仿佛抓住了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

王启明叹了口气,脸色凝重:“很不顺利。城墙太坚固,我们炮火不够,兄弟们冲上去一批,倒下一批我打通湘门,一个排上去,不到半小时就没了武昌,是块硬骨头,比贺胜桥还难啃!”

“不能光靠硬冲!”谢文渊急切地说,“我想到一个办法,挖掘地道,爆破城墙!就像古代打仗那样!”

王启明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这个办法,上面不是没考虑过。但工程量大,耗时久,而且对土质、技术要求高。守军也不是傻子,肯定会察觉并进行反制。”

“再难也得试试!总比让弟兄们往枪口上撞强!”谢文渊挣扎着,试图用胳膊撑起身体,“启明,你帮我,把我的想法报告给团部、师部!就说就说这是我谢文渊,用汀泗桥、贺胜桥那么多弟兄的命换来的建议!”

看着谢文渊因激动而泛红的眼眶和那不容置疑的决绝,王启明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想办法!你安心养伤!”

王启明离开后,谢文渊的心依旧悬在半空。他深知,自己的建议即便被采纳,从决策到实施也需要时间,而在这期间,攻城部队的伤亡每时每刻都在增加。他仿佛能听到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