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潜行寻光(2)

村庄,各怀心事。谢文渊选了一个靠窗的角落位置,闭目养神,脑中却飞速运转,反复推演着抵达通城后可能遇到的情况和脱身路线。

火车在破败的粤汉铁路上颠簸前行,不时需要为运送兵员和物资的军列让路。越往南行,战争的痕迹越是明显,被炸毁的桥梁、废弃的工事、荒芜的田地,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刚刚经历的惨烈。这也让谢文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旧式的军阀混战与权力倾轧,根本无法拯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数日后,队伍抵达了靠近湘鄂赣边界的一个小站。从这里开始,需要徒步行军前往通城。山路崎岖,林木葱郁,正是谢文渊等待的机会。他刻意表现出腿伤未愈、行动不便的样子,逐渐落在了队伍的后方。

在一个地形尤其复杂、岔路众多的山口,队伍短暂休息。谢文渊借口解手,拄着一根树枝做成的简易拐杖,隐入了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他屏住呼吸,听着队伍重新集合、点名的声音,以及带队军官不耐烦的催促声。当队伍的声音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林莽深处时,他迅速脱下外面的军装,露出里面早已准备好的一套当地农民常穿的深色粗布衣裤,并用泥土进一步掩饰了面容。

现在,他不再是国民革命军的营长谢文渊,而是一个在山中迷路、寻找亲戚的落魄“难民”。

他不敢走大路,只能凭借在军校学到的野外生存技能和一张简陋得几乎无用的地图,在崇山峻岭间艰难穿行。饿了,就采摘野果或挖掘野菜充饥;渴了,就喝山涧溪水;夜晚,则寻找山洞或岩缝栖身,躲避可能存在的野兽和更危险的——搜捕队。

他知道,自己的失踪很快会被发现,通缉令或许已经发出。他必须尽快找到“组织”,找到吴石暗示的那条“星火”之路。然而,在这茫茫大山、敌我难辨的复杂区域,寻找一群刻意隐藏行踪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尝试着接近一些看起来相对偏僻贫穷的山村,用生硬的当地口音小心打探,但村民大多对外来者充满警惕,或茫然摇头,或闭口不言。他也曾远远看到过一些规模不大的队伍,但无法判断其归属,不敢贸然接触。一次,他差点与一队巡逻的地方民团遭遇,幸亏他提前察觉,迅速隐匿,才躲过一劫。

孤独、疲惫、饥饿以及对前路未知的焦虑,时刻折磨着他。每当夜深人静,躺在冰冷的石头上,望着透过枝叶缝隙洒下的惨淡月光,他都会拿出那方紫石砚,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从中汲取坚持下去的力量。他想起了牺牲的战友,想起了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