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防务交替(1)

民国二十九年(1940)六月的朝阳,透过尚未散尽的硝烟,在长江水面上洒下斑驳的金光。谢文渊站在被炸塌半边的观测所前,望着工兵们正在修复的阵地。连续一个多月的激战,让这片土地遍布弹坑,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血腥与火药混合的气味。

“旅座,战区急电。“程启明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递来的电文纸上还沾着泥渍,“命令我部于三日内完成防务交接,移防宜昌休整。“

谢文渊接过电文,目光在“第六战区警卫旅接防“的字样上停留片刻。这场持续四十余日的宣昌保卫战,终于告一段落。他抬眼望向满目疮痍的阵地,那些刚刚加固完成的工事,那些用生命守护的防线,如今都要交到别人手中。

“通知各团主官,午后召开防务会议。“他顿了顿,补充道,“让后勤处清点剩余物资,特别是药品和弹药。“

便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来人身着崭新的将校呢军装,马靴锃亮,与阵地上的破败景象格格不入。他在谢文渊面前勒住马缰,利落地翻身下马。

“第六战区警卫旅旅长,赵启明。“来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阵地上正在搬运尸体的士兵,“奉陈长官之命,前来勘察防务。“

谢文渊还礼,打量着这位接防的同僚。赵启明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白净,手指修长,一看便知是久居后方的人物。

“赵旅长远道而来,辛苦了。“谢文渊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不如先到指挥部歇息片刻。“

赵启明却摆了摆手:“军情紧急,还是先看看阵地吧。“

两人沿着主阵地缓步而行。赵启明不时取出笔记本记录,对几处关键工事问得尤为仔细。当看到一处用日军坦克残骸加固的机枪堡时,他忍不住赞叹:“妙啊!这等巧思,不愧是谢旅长的手笔。“

谢文渊淡淡道:“都是将士们用命换来的经验。“

巡视到左翼阵地时,正遇上一队士兵在搬运阵亡战友的遗体。尸体用草席简单包裹,血迹从缝隙中渗出,在泥地上拖出长长的暗红色痕迹。赵启明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从口袋中取出手帕掩住口鼻。

“赵旅长可能不太习惯,“谢文渊的语气依然平静,“这里是前线。“

午后,防务会议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举行。各团主官陆续到场,人人面带疲惫,军装上满是污渍。当赵启明带着他的参谋班子走进帐篷时,明显能感觉到气氛的凝滞。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